第234页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红男绿女(1v1)、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记忆之场、越王(百合双a)、向导她在伪装普通人(NPH)、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复爱(骨科,1v2)、寄养关系(校园骨科1v2)、秋潮(校园1v1)、
王国邦大吃一惊,他一时忘记规矩,问道,“太后娘娘是如何得知袁明智已死?”
谢宝高深莫测的说道,“有人已在京城普安寺后山找到袁明智的尸身,王大人下朝后,就能在刑部看到他的尸身。”
一旁的李善转动着手指上的扳指,状作无意的说道,“人死了,也就是说死无对证了?”
谢宝扇抬着下巴,说道,“那倒未必,袁明智在柳条巷有个时常来往的相好,袁明智走前,已把证据交给她。”
听了此言,朝中大臣无不纳罕,倒不是因袁明智在柳条巷有相好,而是谢宝扇身居后宫,哪来得这么多消息。
有心人的目光已似有似无瞟向摄政王,疑心是他在背后主导,否则谢宝扇一个深宫妇人,从何得知案情的进展。
“袁明智留下证据,刑部怎会没有查出,莫非有人想要包庇泄题的考官?”
王国邦身为刑部尚书,不得不解释道,“案发后,刑部曾三次传唤过袁明智的姘妇,此人只说不知情,却不知她手里有何证据,还请太后娘娘明示。”
谢宝扇一笑,说道,“不急,王大人只管择日开堂审案,到时哀家会将证据送上,必定帮着王大人捉拿本案最大的凶手。”
王国邦微楞,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魏之然不赞同的说道,“微臣深知太后娘娘关心朝政大事,不过办案是刑部的事,微臣以为太后娘娘手中如有证据,应当交给刑部来审理。”
朝中不少大臣在谢宝扇进到宣政殿的那一刻,就心知不妙,不久前,摄政王提出要皇太后垂帘听政,遭到六部尚书一致反对,甚至小皇帝也闹着要退位,众人明知摄政王不会轻易放弃,却不想他这么快就反击,且是以这种粗暴直接的方式。
这时,寿安侯站出列,因着废太子谋逆一案,杨家险些遭祸,这些年,寿安侯在朝会上轻易不发言,像个隐形人一样,今日他会站出来,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
“微臣认为皇上尚且年幼,虽有摄政王辅政,不过,摄政王和几位尚书大人在政事上时常意见相左,致使朝政内耗,长此以往,与国家无利,若有太后娘娘垂帘听政,便可从中调和,安稳臣心。”
他一番话说出口,文武百官神色各异,在朝中为官,最讲究凡事有度,寿安侯说得这种情形,人人心知肚明,却只有他敢当着摄政王和六部尚书的面前直接挑明。
第132章 皇太后垂帘听政,宗室……
皇太后垂帘听政, 宗室和公侯们另有一番盘算,他们和朝堂上的大臣们不同,家族的恩宠和前程需得依靠帝王。
皇帝年幼无知, 整个大邺朝,再没有谁比皇太后更希望他能坐稳江山,她代表着皇帝,只要听政,就意味着和摄政王以及六部互相牵制,这对于宗室和公侯们来说,利大于弊。
如今,宫里有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 寿安侯出身杨家,私心更希望垂帘听政的人是母后皇太后, 不过他亦知道这是异想天开,废太子谋逆一案刚刚过去几年, 此事引起的朝堂震荡依然让人记忆犹新,当年的老臣大多还在朝为官,他们原本就是二皇子的死忠, 二皇子被摄政王所杀, 这才让五皇子捡了这个天大的便宜,又怎么可能允许杨氏垂帘听政呢。
摄政王和六部不合, 这是他们支持皇太后垂帘听政的理由,寿安侯的话让朝臣们哑口无言,他说的是事实。
摄政王冷冷盯着寿安侯,寿安侯身上的冷汗迅速爬上整个后背,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危险的事,但他不得不做, 赌赢了,就会带着整个杨家走出这种颓败的局势。
谢宝扇也在看寿安侯,她心知朝堂上有人支持她垂帘听政,到她没想到最先为她发声的人是寿安侯,她想到了慈宁宫的杨氏,是她的授意吗?
只要事关杨氏,谢宝扇总会生出几分警惕,她比谁都清楚那个女人的手段,若非废太子不仁不义,何曾会有后面的许多事呢。
不过,眼下不是在意这件事的时候,她收回目光,把在场的几位尚书挨个儿看了一遍,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摄政王和六部不齐心,党派斗争势必会分裂整个朝政,即使这自古以来都无法避免,但是她希望最起码在李恪亲政之前,朝堂上的局势能更加安稳一些。
李善的视线落在端王李清身上,他问道,“端王兄,你怎么看?”
端王想不到这个难题会抛到自己面前,朝上的这几方阵营,他谁也不想得罪,却不得不在众人的瞩目下,心里权衡再三,说道,“本朝曾有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不如请太后先试着听政,若是对朝政无益,再废除听政即可。”
李善皱起眉头,这不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以六部为首的朝中大臣们也不赞成,都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谢宝扇一旦开始听政,就不会轻易退到后宫。
代明说道,“前朝的孝康文皇太后听政,是因宗成帝没有摄政王辅政,若是摄政王愿意放下摄政,那么请皇太后听政也未尝不可。”
说罢,他还挑衅的看了李善一眼。
偏偏有人跟着他的话搭腔,甚至还不要命的旧话重提,“怀王的职责本就是镇守边疆,当时未经皇令召唤私自回京,已是触犯国法,今日怀王若能返回云州封地,我等自是要恭迎圣母皇太后垂帘听政。”
“你们这是居心叵测,想请走摄政王,再顺理成章的摆布皇上和太后,大邺朝有你们这些不忠不孝的臣子,是皇上和百姓的不幸。”
--
谢宝高深莫测的说道,“有人已在京城普安寺后山找到袁明智的尸身,王大人下朝后,就能在刑部看到他的尸身。”
一旁的李善转动着手指上的扳指,状作无意的说道,“人死了,也就是说死无对证了?”
谢宝扇抬着下巴,说道,“那倒未必,袁明智在柳条巷有个时常来往的相好,袁明智走前,已把证据交给她。”
听了此言,朝中大臣无不纳罕,倒不是因袁明智在柳条巷有相好,而是谢宝扇身居后宫,哪来得这么多消息。
有心人的目光已似有似无瞟向摄政王,疑心是他在背后主导,否则谢宝扇一个深宫妇人,从何得知案情的进展。
“袁明智留下证据,刑部怎会没有查出,莫非有人想要包庇泄题的考官?”
王国邦身为刑部尚书,不得不解释道,“案发后,刑部曾三次传唤过袁明智的姘妇,此人只说不知情,却不知她手里有何证据,还请太后娘娘明示。”
谢宝扇一笑,说道,“不急,王大人只管择日开堂审案,到时哀家会将证据送上,必定帮着王大人捉拿本案最大的凶手。”
王国邦微楞,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魏之然不赞同的说道,“微臣深知太后娘娘关心朝政大事,不过办案是刑部的事,微臣以为太后娘娘手中如有证据,应当交给刑部来审理。”
朝中不少大臣在谢宝扇进到宣政殿的那一刻,就心知不妙,不久前,摄政王提出要皇太后垂帘听政,遭到六部尚书一致反对,甚至小皇帝也闹着要退位,众人明知摄政王不会轻易放弃,却不想他这么快就反击,且是以这种粗暴直接的方式。
这时,寿安侯站出列,因着废太子谋逆一案,杨家险些遭祸,这些年,寿安侯在朝会上轻易不发言,像个隐形人一样,今日他会站出来,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
“微臣认为皇上尚且年幼,虽有摄政王辅政,不过,摄政王和几位尚书大人在政事上时常意见相左,致使朝政内耗,长此以往,与国家无利,若有太后娘娘垂帘听政,便可从中调和,安稳臣心。”
他一番话说出口,文武百官神色各异,在朝中为官,最讲究凡事有度,寿安侯说得这种情形,人人心知肚明,却只有他敢当着摄政王和六部尚书的面前直接挑明。
第132章 皇太后垂帘听政,宗室……
皇太后垂帘听政, 宗室和公侯们另有一番盘算,他们和朝堂上的大臣们不同,家族的恩宠和前程需得依靠帝王。
皇帝年幼无知, 整个大邺朝,再没有谁比皇太后更希望他能坐稳江山,她代表着皇帝,只要听政,就意味着和摄政王以及六部互相牵制,这对于宗室和公侯们来说,利大于弊。
如今,宫里有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 寿安侯出身杨家,私心更希望垂帘听政的人是母后皇太后, 不过他亦知道这是异想天开,废太子谋逆一案刚刚过去几年, 此事引起的朝堂震荡依然让人记忆犹新,当年的老臣大多还在朝为官,他们原本就是二皇子的死忠, 二皇子被摄政王所杀, 这才让五皇子捡了这个天大的便宜,又怎么可能允许杨氏垂帘听政呢。
摄政王和六部不合, 这是他们支持皇太后垂帘听政的理由,寿安侯的话让朝臣们哑口无言,他说的是事实。
摄政王冷冷盯着寿安侯,寿安侯身上的冷汗迅速爬上整个后背,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危险的事,但他不得不做, 赌赢了,就会带着整个杨家走出这种颓败的局势。
谢宝扇也在看寿安侯,她心知朝堂上有人支持她垂帘听政,到她没想到最先为她发声的人是寿安侯,她想到了慈宁宫的杨氏,是她的授意吗?
只要事关杨氏,谢宝扇总会生出几分警惕,她比谁都清楚那个女人的手段,若非废太子不仁不义,何曾会有后面的许多事呢。
不过,眼下不是在意这件事的时候,她收回目光,把在场的几位尚书挨个儿看了一遍,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摄政王和六部不齐心,党派斗争势必会分裂整个朝政,即使这自古以来都无法避免,但是她希望最起码在李恪亲政之前,朝堂上的局势能更加安稳一些。
李善的视线落在端王李清身上,他问道,“端王兄,你怎么看?”
端王想不到这个难题会抛到自己面前,朝上的这几方阵营,他谁也不想得罪,却不得不在众人的瞩目下,心里权衡再三,说道,“本朝曾有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不如请太后先试着听政,若是对朝政无益,再废除听政即可。”
李善皱起眉头,这不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以六部为首的朝中大臣们也不赞成,都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谢宝扇一旦开始听政,就不会轻易退到后宫。
代明说道,“前朝的孝康文皇太后听政,是因宗成帝没有摄政王辅政,若是摄政王愿意放下摄政,那么请皇太后听政也未尝不可。”
说罢,他还挑衅的看了李善一眼。
偏偏有人跟着他的话搭腔,甚至还不要命的旧话重提,“怀王的职责本就是镇守边疆,当时未经皇令召唤私自回京,已是触犯国法,今日怀王若能返回云州封地,我等自是要恭迎圣母皇太后垂帘听政。”
“你们这是居心叵测,想请走摄政王,再顺理成章的摆布皇上和太后,大邺朝有你们这些不忠不孝的臣子,是皇上和百姓的不幸。”
--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1706/228469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