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红男绿女(1v1)、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记忆之场、越王(百合双a)、向导她在伪装普通人(NPH)、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复爱(骨科,1v2)、寄养关系(校园骨科1v2)、秋潮(校园1v1)、
提及此事,谢宝扇也满脸沉重,她问,“殿下要往哪里去?”
李善眼见她一脸的担心,忍不住握紧她的手,轻轻拍了两下,说道,“许是去福建看新建的水师,许是去广州看新建的港口,等出京后再决定吧。”
谢宝扇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一年又一年的,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李善见她愁容满面,亦不愿让她多操劳,只道,“朝堂上的事情,你应应景也就罢了,自己的身子最要紧,哪些人可靠,你心里有数,就不必我多费口舌。”
他二人正说话时,外面传来一阵响动,小宫女隔着帘子说道,“太后,御前的洪总管来了。”
洪全在李恪身边当差,轻易不会离开他半步,此时他找到宁寿宫,必定有急事,谢宝扇连忙说道,“宣他进来。”
立时,就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洪全手里捧着一本折子,一路快步进到里间,他刚到谢宝扇和李善的面前,便‘扑通’一声跪下来,“太后,殿下,福建逞送的紧急奏折,一伙数百人的倭寇登陆太平县下辖的七排村,将整个村庄两百七十余口人屠杀殆尽,无……无一幸免。”
说完,洪全泪流满面,用力往地上猛磕了几个响头。
李善霍然起身,他劈手夺走洪全捧在手上的折子,匆匆看过几眼,眼神渐渐变得冷厉严峻。
第178章 “天启二年的惨剧重现……
“天启二年的惨剧重现, 这是列祖列宗的警示,微臣恳请皇上和摄政王,为了江山社稷, 为了黎明百姓,海禁不能开!”
李善站在殿堂上,冷冰冰的看着跪在堂前的保文侯李泉,他一直以来都是保守派的中坚力量,自始至终就反对开设火器局,反对开放海禁,更是反对李善正在建造的航海舰队。
坐在龙椅上的李恪显然被唬到了,李泉神情悲愤, 他以头磕地,不大一会儿, 额头上就沁出一片鲜红的血痕。
“爱卿,爱卿……”李恪嘴里嗫嚅着, 只怕那李泉一时激愤当场死谏,他悄悄透过冕旒观看摄政王的神色,李善似乎并不担心血溅宣政殿, 从朝会开始, 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李恪的心紧紧揪了起来, 又转头去看屏风后面的谢宝扇。
在休养了几个月后,谢宝扇又恢复临朝听政,透过那架紫檀浮雕八仙寿字纹的屏风,她注视着宣政殿上的群臣们,他们神色各异,各有自己的盘算, 平日,这些人既要拉拢,又要弹压,可今日的事情毕竟牵扯太广,就算摄政王再如何独断专行,也无法与整个朝堂上的臣子们对抗。
谢宝扇忍不住屏住气息,昨日接到福建送的奏报时,谢宝扇当场懵住,这几年摄政王大刀阔斧的施行新政,本来就树敌颇多,正在这节骨眼儿上,却出了此等惨祸,到时必定有人借机弹劾他,若是没有处置妥当,朝臣们岂会善罢甘休。
想到这里,谢宝扇朝着李善看去,他面无表情,一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保文侯,不知此时在想些甚么。
倭人的这次突袭来得太过蹊跷,就连谢宝扇心里都有些疑惑,这么多年以来,倭国的浪人时不时就会侵拢闽浙一带的渔民,又因这些倭国浪人往往抢夺了财物就会逃回海上,但是像此等规模之大的屠村惨案,并不会轻易发生。
只恨福建水师几乎名存实亡,完全震慑不了这些作恶多端的强盗。
宣政殿里只有李泉的磕头声,这沉闷的响声像是碰撞在人的心口上,所有人都在等待李善的回应,那李善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了,他的视线停留在端王李清身上。
“端王,你来说说,海禁该不该开?”李善问道。
端王站在前列,他仍旧和往常一样,平日不叫到他,他轻易不会开口,此时,他只是略微抬起双眼,先是回看李恪一眼,随后垂首,沉声说道,“回禀皇上,微臣以为此次是人祸,海禁不能开。”
有了端王开头,宗室的人一起跟进,喊道,“皇上,海禁不能开!”
六部和宗室素来不合,只有在对付摄政王时,才会一致联合,这会儿有端王率先发声,就见一干大臣齐声喊道,“臣等附议,皇上,海禁不能开!”
没有应声的大臣们寥寥无几,庄肃的宣政殿,群臣们又一次把矛头齐齐对准李善,李善面色阴沉,他久久没有回应,只是平静的俯视着宣政殿的群臣们。
就在这时,谢宝扇开口了,“户部尚书吴大人,兵部尚书徐大人。”
柔弱的女声在宣政殿里响起,有不少大臣们都微微楞住,自从谢宝扇因伤退出宣政殿,众人似乎已经忘记,这架屏风后面,原本应该坐着一位垂帘听政的妇人。
谢宝扇的回归,在此次太平县七排村的屠村惨案前显得并不那么引人注目,可是她的发声却让站在殿堂前的一些人心生警惕。
皇太后和摄政王的私情早已不是秘密,只要没有危及到帝位,她自然是站在摄政王那一边,这是所有朝臣们的心声。
很快,吴谦和徐锦站了出来,平日,他们能和谢宝扇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可是那仅有的几次交手,就足矣让他们看出,皇太后谢宝扇并非软弱可欺之辈。
她的手段和摄政王不同,摄政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这种底气来自他牢牢把控的整个大邺朝军权,皇太后要更温和一些,但是在涉及到皇上的利益时,她也会寸步不让。
--
李善眼见她一脸的担心,忍不住握紧她的手,轻轻拍了两下,说道,“许是去福建看新建的水师,许是去广州看新建的港口,等出京后再决定吧。”
谢宝扇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一年又一年的,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李善见她愁容满面,亦不愿让她多操劳,只道,“朝堂上的事情,你应应景也就罢了,自己的身子最要紧,哪些人可靠,你心里有数,就不必我多费口舌。”
他二人正说话时,外面传来一阵响动,小宫女隔着帘子说道,“太后,御前的洪总管来了。”
洪全在李恪身边当差,轻易不会离开他半步,此时他找到宁寿宫,必定有急事,谢宝扇连忙说道,“宣他进来。”
立时,就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洪全手里捧着一本折子,一路快步进到里间,他刚到谢宝扇和李善的面前,便‘扑通’一声跪下来,“太后,殿下,福建逞送的紧急奏折,一伙数百人的倭寇登陆太平县下辖的七排村,将整个村庄两百七十余口人屠杀殆尽,无……无一幸免。”
说完,洪全泪流满面,用力往地上猛磕了几个响头。
李善霍然起身,他劈手夺走洪全捧在手上的折子,匆匆看过几眼,眼神渐渐变得冷厉严峻。
第178章 “天启二年的惨剧重现……
“天启二年的惨剧重现, 这是列祖列宗的警示,微臣恳请皇上和摄政王,为了江山社稷, 为了黎明百姓,海禁不能开!”
李善站在殿堂上,冷冰冰的看着跪在堂前的保文侯李泉,他一直以来都是保守派的中坚力量,自始至终就反对开设火器局,反对开放海禁,更是反对李善正在建造的航海舰队。
坐在龙椅上的李恪显然被唬到了,李泉神情悲愤, 他以头磕地,不大一会儿, 额头上就沁出一片鲜红的血痕。
“爱卿,爱卿……”李恪嘴里嗫嚅着, 只怕那李泉一时激愤当场死谏,他悄悄透过冕旒观看摄政王的神色,李善似乎并不担心血溅宣政殿, 从朝会开始, 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李恪的心紧紧揪了起来, 又转头去看屏风后面的谢宝扇。
在休养了几个月后,谢宝扇又恢复临朝听政,透过那架紫檀浮雕八仙寿字纹的屏风,她注视着宣政殿上的群臣们,他们神色各异,各有自己的盘算, 平日,这些人既要拉拢,又要弹压,可今日的事情毕竟牵扯太广,就算摄政王再如何独断专行,也无法与整个朝堂上的臣子们对抗。
谢宝扇忍不住屏住气息,昨日接到福建送的奏报时,谢宝扇当场懵住,这几年摄政王大刀阔斧的施行新政,本来就树敌颇多,正在这节骨眼儿上,却出了此等惨祸,到时必定有人借机弹劾他,若是没有处置妥当,朝臣们岂会善罢甘休。
想到这里,谢宝扇朝着李善看去,他面无表情,一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保文侯,不知此时在想些甚么。
倭人的这次突袭来得太过蹊跷,就连谢宝扇心里都有些疑惑,这么多年以来,倭国的浪人时不时就会侵拢闽浙一带的渔民,又因这些倭国浪人往往抢夺了财物就会逃回海上,但是像此等规模之大的屠村惨案,并不会轻易发生。
只恨福建水师几乎名存实亡,完全震慑不了这些作恶多端的强盗。
宣政殿里只有李泉的磕头声,这沉闷的响声像是碰撞在人的心口上,所有人都在等待李善的回应,那李善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了,他的视线停留在端王李清身上。
“端王,你来说说,海禁该不该开?”李善问道。
端王站在前列,他仍旧和往常一样,平日不叫到他,他轻易不会开口,此时,他只是略微抬起双眼,先是回看李恪一眼,随后垂首,沉声说道,“回禀皇上,微臣以为此次是人祸,海禁不能开。”
有了端王开头,宗室的人一起跟进,喊道,“皇上,海禁不能开!”
六部和宗室素来不合,只有在对付摄政王时,才会一致联合,这会儿有端王率先发声,就见一干大臣齐声喊道,“臣等附议,皇上,海禁不能开!”
没有应声的大臣们寥寥无几,庄肃的宣政殿,群臣们又一次把矛头齐齐对准李善,李善面色阴沉,他久久没有回应,只是平静的俯视着宣政殿的群臣们。
就在这时,谢宝扇开口了,“户部尚书吴大人,兵部尚书徐大人。”
柔弱的女声在宣政殿里响起,有不少大臣们都微微楞住,自从谢宝扇因伤退出宣政殿,众人似乎已经忘记,这架屏风后面,原本应该坐着一位垂帘听政的妇人。
谢宝扇的回归,在此次太平县七排村的屠村惨案前显得并不那么引人注目,可是她的发声却让站在殿堂前的一些人心生警惕。
皇太后和摄政王的私情早已不是秘密,只要没有危及到帝位,她自然是站在摄政王那一边,这是所有朝臣们的心声。
很快,吴谦和徐锦站了出来,平日,他们能和谢宝扇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可是那仅有的几次交手,就足矣让他们看出,皇太后谢宝扇并非软弱可欺之辈。
她的手段和摄政王不同,摄政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这种底气来自他牢牢把控的整个大邺朝军权,皇太后要更温和一些,但是在涉及到皇上的利益时,她也会寸步不让。
--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1706/228471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