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推荐阅读:窥觑(母子乱伦)、魇运、动机不纯(骨科sp)、临时夫妻(nph)、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五梦】背这五条,悟透、作为的战俘的你 (gl futa)、绑定了淫荡学院系统【NPH】(简)、复爱(骨科,1v2)、海王兄妹今天掉馬了嗎?(骨科)、
“应该越过越好,总不会回到原来吧。”中年男子的手顿住,如今每天能吃的饱饱,是中年男子近五年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孩他爹,今天是市集,你带些番薯去市集换取点盐回来,嗯,如果能换点棉布更好,天要凉了,孩子得做点厚衣。”妇人从厨房出来,为家人端上一盆白开水,村里来的技术员说的,不喝生水会少生病,自村中人听了技术员的话,全改喝煮开了的水后,肚子疼的机率少了许多。
“等等我去跟王老头借辆木车。”中年男子点了点头,王老头是村中会木匠手艺的农人,那木车是他看了别处木车的样子,回家自己打造的,载东西走长路很省力。
“王老头必定自己也去集市的,我们家要换东西,他们家也一样要换。”妇人撇了下嘴,提醒丈夫。
“那我就挑两箩筐去换点,到月中再挑两筐去换,反正每十天就有一次集市了。”中年男子不在乎不能一次兑换完。
“这样也可。”妇人想想,觉得也只能这样,不过她补充了一句:“月中我跟你一起去,我也挑两箩筐去,家中番薯太多,换成钱帛回来放着也好。”
中年男子家中五月收获土豆时,因为土豆的产量曾兴高采烈,不想等到番薯收获,产量比土豆还多,交掉十分之一的赋税,土豆番薯堆了一屋子,土豆已经陆陆续续卖得差不多,番薯还没有开始外卖,再过一个多月,又会有土豆收获,土豆是一年可以种两季,另外玉米也将收割。
集市在赵吴边境线一侧的吴国境内,是新上任的郡守来了之后设立的,规定每月的月初、月中、月末为交易日,咽喉口的商人和农人都会将自己商品和农作物放到集市上买卖,赵国的商人和百姓,也会通过赵国关卡过来交易,过赵国关卡是需要交费,而吴国不收费,只是在集市上摆摊,必须缴纳税金,有两位专门收税的税官在那征税,交过税的,会领到一张纸牌,纸牌上有日期,只当天有效,过后作废,如果在集市交易不交税,会受到没收交易物的惩罚。因为交的税不多,农人都负担得起,逃税的不多,当然,如果逃税,下场很可悲,税务官非常尽职。
中年男子挑着两箩筐番薯,走了十几里地赶到集市,在集市门口交了钱,领了税牌,进了集市场,找了块显眼的地方,将番薯放下,等待人跟他交易。中年男子放好番薯,打量了下周围,发现集市比上次人又多了一些,来交易的商人人数好似翻了倍。
“烂榆木,这次来交易农作物的农人多了点,他们卖不掉怎么办?”集市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两人骑着马朝集市观望,山坡附近还有百来个穿着士兵服装的骑士。
“不准叫我烂榆木!”霍思中恼怒地瞪了卫青一眼。
“哦,好吧,霍郡守,咽喉口的农人农作物丰收,他们要交易不掉怎么办?”卫青闲闲地改口。
听到卫青称呼自己职务,霍思中不知怎么,觉得卫青有种调侃在内。
“怎么会交易不掉,有商人会收购。”
“赵国那边的商人?”卫青疑问,赵国商人到集市大都是采购盐、布匹和吴国生产的各种百货,农作物并不采购,即使采购,大都是买回去尝鲜。
“不是,是我们这边的商人,有两个商人在咽喉口和瞿城开厂了,开的是番薯和土豆的加工厂。他们会大量收购这些农产品,嗯,以后农村品大概不会都在集市买卖,农人会到他们厂里直接交易。”土豆和番薯可以磨成粉,制成宽粉和粉丝,番薯还可以加工成薯干,经过加工,这些东西更加方便运输,也存放长久,可以通过赵国销到天子都和其他诸侯国。
“烂榆木,你税收多,是不是可以多拨点款给军队,先帮咽喉口将城外的军营建立起来。”卫青脸上有点讨好。
霍思中皱眉:“今年不行,西北郡的收支都不能平衡,到明年吧,明年下半年可以帮你在城外修座军营。”
“那太晚了,明年上半就得修,不然我招募到的士兵没地方安置了。”卫青抗议,军队的一切开支由楚朝辉的军事总理事拨下,但军营的建造,却需要地方财政配合。
卫青和曾游只带了三千多士兵北上征伐,占了瞿城和咽喉口两座城池,防守兵力太少,两人四处招募,如今瞿城的士兵已经有五千人,卫青这里也有四千多,咽喉口是吴国非常重要的关隘要地,守卫的兵力必须比瞿城都多,卫青已经向楚朝辉报备,准备将士兵人数招募到八千,咽喉口城池内的军营最多能住五千人,八千人数,无论如何也呆不下。
为了边防安全,卫青准备在咽喉口犄角位置建造新兵营,既安置新招募的士兵,又可以和咽喉口相互呼应防守赵国的入侵。
“明年上半年啊,那我得想想办法。”霍思中抚了额头,西北郡财政上拮据,他如今也和郑钰铭一样,做梦都想着天上能掉钱下来。
卫青见霍思中答应想办法,以他对霍思中的了解,知道事情多半可成。
“今天晚上当地贵族请我们去赴宴,这次你可得去了。”卫青拿马鞭敲着手心,斜着眼瞧霍思中。
“这种应酬最不想去,却不得不去。”霍思中皱眉。虽然咽喉口和瞿城的贵族已经被消灭掉一半,但还有一半留存,这批人的势力在当地不可小觑,霍思中作为当地行政官,得和他们搞好关系。
霍思中的府衙并不设置在咽喉口,而是设置在瞿城,不过霍思中对咽喉口的集市很重视,有一半时间呆在咽喉口城池。对于两边的贵族邀请,霍思中一般会以到另一个城池办公务为由推辞。不过推辞多了也不行,三次邀请总得去上一次。
卫青笑嘻嘻地看着霍思中,他已经可以想象霍思中赴宴后的表情了,因为这次贵族们会过于热情,会让这个古板的烂木头吃不消的。
第134章
夜幕降临,集市上热闹的人群散去,农人们要在天黑前回家,居住在咽喉口城池的商人也赶着牲畜担着自己的货物回了城,在太阳落山后,咽喉口城池的四大城门吊桥吊起,城门重重关上。
卫青和霍思中带着一百多亲随去了城中最豪华的一所府邸,到了府邸门口,宴会主人已经领着咽喉口城内的权贵站在那里翘首而望。
见到卫青和霍思中骑马而来,众人步下台阶相迎,卫青和霍思中连忙下马跟众人见礼,一阵寒暄过后,卫青和霍思中被众人簇拥着进府,一百多亲随分成两批,一批进府站立在宴会厅周围,一批守在府邸四周,占据各个要点警戒。
虽然咽喉口城池落入吴国手中已经快一年,作为这座城池最高首脑,卫青和霍思中两人的人身安全经常受到威胁,对卫青和霍思中发难的有企图复国的前卫国落难贵族,也有被霍思中行政改革侵犯利益的当地土豪,霍思中来西北郡六个月,已经遇刺三次。
为了保护霍思中的安全,卫青专门从军队中抽调出百位精英,专职承担负责霍思中安全事务,今天跟着来赴宴的亲随,就是卫青派过来的百人精英。
今天邀请卫青和霍思中的赴宴的主人卫述行,是咽喉口城内最有名望的世家族长,卫青拿下咽喉口城池后,世家族长表现很和平,并没有做出对吴国有敌意的举动。卫述行认为,卫王统治咽喉口城池跟赵国或者吴国统治都差不多,只要统治领主不要剥夺他们这些世家的特权就可以。
卫青占了咽喉口城池,倒没有对当地没有反抗行为的世家如何,即使在咽喉口城池最危急时,也仅让世家各自出具人手帮忙守城,危机解除后,世家派出帮助的家丁都如数奉还,并没有侵吞,倒是有些家丁被卫青部队中士兵待遇吸引,在卫青第一次招募新兵时,有些家丁辞别主家去投了军。
不过等霍思中这位新郡守来了以后,世家发现,他们的利益被无形中触动了。
霍思中一到西北郡,就对土地重新进行了分配,霍思中将官府手中掌握的土地,以一户二十亩的数目分配下去。只要成过亲的,都可以算作一户,西北郡的百姓为了多得土地,家家能分户的都分了户,原来几代同居一堂的大家族现象被拆散,父和子分户,兄弟同宗分户,家族拆到了最小单位。
咽喉口城池的贵族们手中有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土地,他们不在乎那点二十亩的土地,所以他们不会去分家,依然族居。贵族们不在乎分配到土地,可租种他们田地的农户在乎,这些农户纷纷跟贵族们解约,离开农庄,到官方那里重新分得土地,依着自家分配到的土地盖了茅草房住下,就近照料自己的田地。贵族庄园中只剩奴隶帮他们种植,而吴国对现有的奴隶又有各种法令保护,贵族们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暴力驱使。而且让贵族们惶恐的是,五年之后,现有的奴隶身份会自动转变成平民,这些转变成平民的奴隶如果想脱离主家,主家不得干涉。
千百年来,有土地的贵族们不需要按田亩数向君主纳税,只按封地大小纳贡,驱使封地上的平民为君主服徭役和辅兵役。纳贡的数字不多,跟西北郡现在收的田亩赋税差不多,而徭役和赋兵役跟平民一样被免除,相对来说,贵族们比原来承受的负担要轻,可是平民的离开,让贵族们缺少了许多劳动力,他们的田地面临无人耕种的境地。
而他们要交的赋税跟平民一样,也使他们招募不到难民来耕种,因为租种贵族们的土地,要交给贵族们的赋税比官府的高。跑到西北郡的难民,只要到当地官府报了临时户口,一样可以从官府那里得到田地耕种,只不过连续耕种三年之后,官方才会跟他们定下为期三十年的土地合同,难民到那时,算是正式成为吴国国民。
贵族们流失大量劳动力,田地面临荒芜,利益受损严重,这也是霍思中遭遇的刺杀次数比卫青都多的原因,贵族们对这位新郡守很不满。
不满的贵族聚在一起谋事,想重回以前光辉日子,但咽喉口和瞿城的精兵们战斗力太强,谋反的贵族没把握打败他们。密谋的贵族无法打败军队,就想着刺杀掉西北郡的首脑,他们觉得,推行这些损害他们利益的首脑被消灭了,这些政策自然就推行不下去,日子就会回到从前。
可惜几次刺杀都没有成功,反而让黄钟密布在各处的探子发觉他们聚在一起密谋,被卫青顺藤摸瓜抓获。卫青看着年纪轻轻,行事却非常狠毒,密谋的贵族被抓获后,严刑拷打之下,不满的贵族一个都没跑掉,全部被抓下狱,家产充公,家丁解散,奴隶恢复自由,族中成年男性被押进矿山采矿,年轻女性被逼跟军队的士兵婚配,未成年人也随母改嫁,年老女性能归娘家的归娘家,没有去处的进政府开的成衣作坊做女工,总而言之,西北郡的一些贵族起事非但没有成功,还等于灭族,这样一来,西北郡又少掉了五分之一的贵族世家。
卫述行没有参与到谋反吴国的行列当中,他小心行事惯了,没有把握,卫述行不会鲁莽行事,事实证明,卫述行的小心谨慎是对。
武力起事不行,贵族们就想拉拢卫青、曾游和霍思中,贵族们探知,卫青本是卫人,只是在幼小之时,家乡灾荒,卫父卫母带着卫青逃难到了吴国,卫青父母客死他乡,卫青被一乞丐收养长大,老乞丐死后,卫青辗转流浪,尾随霍思中的父母到了南埠,被郑钰铭和楚朝辉收养后,才有今日显赫地位。
卫青的父母过世时,卫青才牙牙学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家乡在哪里,自己是卫人的身世,还是老乞丐告知。吴国和赵国达成和平协议后,卫青被吴王庭授予‘士’爵,被楚朝辉任命为咽喉口城池最高军事长官。这个幼年就流浪到吴国的卫人,成为了咽喉口城池实权首脑。
都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卫青的卫人身份给咽喉口众人知道后,来找卫青认亲的人已经有十几拨,其中有许多是世家贵族,说起卫青的族谱,是有鼻有眼,对这些上门认亲的,卫青一律乱棍打出,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身世,难道别人会比他清楚?
卫述行本来也想借着卫青身世不明,跟卫青拉上关系,在得知卫青反感别人跟他认亲后,只能罢手。
从身世这边无法入手,便只能从姻亲入手。卫青和霍思中都是少年有为,曾游二十五岁,还没有成亲,一时间,邀请三人到家中赴宴贵族前赴后继,卫青已经遭遇过几次相亲宴,只是霍思中赴宴次数太少,还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卫将军,霍郡守,今天有幸请到两人光临,鄙人蓬门真乃生辉。”卫述行年纪五十左右,说话举动跟陈蒙相似,透着股精明。
“卫族长客气,能到贵府做客,是卫某兄弟俩的荣幸。”卫青说话很客气。
本来霍思中职务比卫青要高,可霍思中没有爵位,而卫青却是‘士’爵,在贵族们的眼里,是以爵位论身份高贵的,所以卫述行称呼两人时,将卫青放在前面。
“鄙府食物粗燥,不比王都精致,不过小女善厨,听闻有贵客光临,特进厨房做了道烤羊排进献。”卫述行摸着胡子,硬着头皮推荐自己女儿,现在是非常时期,族中前途都掌握在眼前两位稚嫩年轻人手中,卫述行也顾不得脸面了。
“不敢,不敢,哪能劳驾姬女亲自下厨。”卫青嘴上谦虚,心底却在闷笑,美女攻势又来了。
霍思中有点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卫青案几下的手要使劲捏自己,不就是卫族长的女儿做了道菜嘛,这么激动干什么,在山谷和王都,自己妹妹可经常做菜给拜访郑钰铭的下属吃的。
等到卫姬女亲自上宴席献菜时,霍思中才明白卫青捏他的原因,卫姬女举着食案跪在自己面前,吃又不好,不吃又不好,取下食案吃的话,好似应下某种承诺,不吃话,对着楚楚期盼的美丽少女,霍思中拉不下脸。
“谢过姬女厚爱,见此美食,仿佛见到思华妹妹为我兄弟二人下厨。”还是卫青为霍思中解围,将卫姬女手中食案接过。
“思华,是两位大人的胞妹吗?”卫姬女手中食案被卫青接过去,心里松了口气。
“不错,正是我二人胞妹。”卫青回答很肯定,他和霍思中兄妹俩都是郑钰铭和楚朝辉收养,郑钰铭和楚朝辉之间的感情出名融洽,容不得第三人立足。
跟两人走得近的人,都隐隐明白,郑楚二人不会找女人留下后代,而被他们俩收养的三人,很可能就是他们俩的衣钵传人。吴国王庭中的人,已经在无形中将三人当成郑楚的义子义女。远在咽喉口的卫青,从王都派来咽喉口办差的公差态度中,敏锐的感觉到这一点,卫青做梦都想成为楚朝辉的义子,所以他也不管自己和霍家兄妹不是同姓,直接将霍思华定位为自己胞妹。
“听说霍姬女聪慧异常,小小年纪就编写学生教材。”
卫姬女对霍思华了解得很多,咽喉口城池的卫家和如今迁居在王都的卫仲家族是同宗,两家如今还有联系,拜驿站的建立,咽喉口跟王都可以通过驿站有书信往来,卫姬女对吴国王都康城内的事有所了解,霍思华以十三岁的稚龄,参与了小学教材的制定。
“哪里是小妹聪慧,都是郑大人和楚大人教导有方,姬女如若对学术感兴趣,可到王都北学院求学,吴国南北学院,对女子进学是没有限制的。”霍思中向卫姬女推荐两所学院,两所学院说起来没有限制女子入学,可是没有女子报考,没限制等于跟有限制一样。
“霍姬女在北学院上学吗?”卫姬女好奇。
“额,没有,吾妹妹没有时间进北学院进修,她要在王宫中教导女官。”王宫中有出身尊贵的姬女担任女官,这些女子有一定文化基础,王宫中的主人只有吴王笙和王后夫妇两人,用不着许多女官伺候,郑钰铭将这些女子集中起来,让霍思华对她们进行培训,准备以后让这些女官去小学担任女导师。
卫述行见卫青和霍思中对自己女儿和颜悦色,心中欢喜,以为联姻可成,等女儿下了宴席,就朝陪席的一位贵族使了个眼色。
那贵族会意,站起朝着卫青和霍思中举杯:“两位大人年轻有为,应该早点定下姻缘成家,早日诞下继承人才好。”
“吾兄弟二人的婚姻,得由吾家两位大人做主,吾家两位大人有令,吾兄弟必须二十以后才可以议亲。”
卫述行脸色一沉,卫青这是婉转拒绝联姻了。
霍思中至此,也明白卫述行请他和卫青赴宴的原因了,这是当地贵族利益受损,在武力反抗不行的情况下,走拉拢线路,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他们自身利益能够保证。
霍思中在西北推行土地政策时,知道会触动贵族们的核心利益,贵族们虽然失势,可他们掌握着绝大部分社会重要资源,他们是有文化的主体,匠人,医者都是他们的附属,把他们得罪狠了,西北郡会失去这些重要资源,这对当地发展并无利。
“卫族长,霍思中想为贵家族牵线办几个作坊,不知道卫族长可有兴趣?”霍思中沉思一会,祭起郑钰铭拉拢蔚山贵族手段。
“作坊?”卫述行皱眉,作坊不就是经商?商人一向被君主们认为是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祸首,对社会没有贡献,只有破坏的行业,所以商人一向被君主们打压,连带的,士人对商人也无好感。
“西北郡自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后,想来各位农庄上缺失劳力吧?”霍思中说话态度很诚恳。
霍思中这么一说,大厅中的贵族再也忍不住心中委屈,全怒目看向霍思中,心里都在暗骂,原来你知道新土地政策对我们的损害啊。
卫述行听得霍思中如此说话,眼睛倒亮了,看来这新郡守做事明明白白,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让贵族们避过这个伤害。
“霍郡守,正是如此”
“各位的庄园其实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和农耕时间错开,可以采取雇佣农人的方式。”农人农闲时,肯定乐意打工赚钱。
“何样经济作物有价值?”卫述行摇头,如果有好的经济作物,他应该知道。
“蔚山有许多果树,结的果大且味道鲜美,这些果树三年后可成材。”西北地区的土壤适应种植苹果之类的果树。别墅围墙内的几棵果树经过嫁接,早在山谷中成片种植。连葡萄都已经种植了上百亩。从山谷中弄上几千株果苗还是小意思。
“可是果子多了来不及卖会烂掉。”有贵族提出异议。
“这就需要开作坊了。”霍思中微笑,他准备在西北郡弄一个连锁工程。“果子成熟后可以酿果酒,酿好的果酒可以存放长久,这样就可以远销到各地。”
“酿果酒?”卫述行这次眼睛更加发亮。
“不错,用果实酿出的果酒要比青酒味道都好,到那时,各地诸侯国会抢着进购果酒。”
“果酒当真好喝?”在座的贵族将信将疑。
“总理事派人给本郡送来几坛果酒,本郡这就派人取来给各位品尝。”
霍思中吩咐亲随去了衙门将郑钰铭遣信使带来的葡萄酒和苹果酒取来,到给在座的贵族品尝。
卫述行喝完葡萄酒,当即决定卫氏家族的田地全部种栽葡萄,而另一个大贵族决定种植苹果,有两位大贵族带头,其他贵族纷纷同意自己庄园也种植果树,要求霍思中给予技术帮助,一时之间,带着相亲意味置办的酒宴,变成了招商酒宴。
第135章
“总理事大人,凭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昌盛否?”杨贺从蒲席上站起发问。
这是北学院的一间学堂,是名士和学子交流的地方,北学院所有学子,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如今北学院实行一种星期制,七天为一轮,一到六为学习日,第七天为学子休息天。而从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每天晚上,都有名士来和学子进行思想交流,至于哪一位会来,只在当天下午才会有公告贴出。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一个月会来两到三次。
“按道理,是不可能靠一句话使国家昌盛。”郑钰铭跪坐在学堂的正中央,周围是众学子席地而坐,学堂的四角,站立着郑钰铭的亲卫,而大牛则紧紧跪坐在郑钰铭身后保护。
北学院的教室已经使用了现代课桌椅,导师教课也使用了黑板和粉笔。但在名士跟学子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的学堂里,还是采取大秦的礼仪,没有采取后世那种演讲方式。
郑钰铭动了动已经有点麻木的腿,他实在是不习惯这种跪坐姿势。“但是,治理国家光靠君王一人定夺,如果君王所思所想不对,或者不听臣子的正确意见,那么,就非常可能出现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那有无方法应对?”卫仲站起躬身求教。
“这就需要一种约束,不能因一人喜好定全局,比如我们的大王,就从不擅自定夺大事,吴国庭议,从来是王庭臣子大多数赞同了,才会通过决议,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错误决策。”郑钰铭说这话时,脸一点都没有红,如今的王庭,吴王笙就是个摆设,王庭中的大臣绝大部分以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马首是瞻,郑钰铭所出政令,当然是在绝对多数赞同下通过。
“可是,这样做君王的权威在哪里?”符畴忽的站起,脸色通红。
符畴这句话声音尖利,带着种质问,学堂内的学子都诧异的看向他,跪坐在符畴身边的杨贺伸手拉了拉符畴的衣角,感觉符畴问话太过失礼。
“君王的权威在百姓的心中。”郑钰铭依然微笑,脸色没有变化,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君王不以自己的喜好治国,容纳反对意见,压抑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选择对国家有利的治国政策 ,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对这样的君王,百姓如何不敬,如何不爱?”
“孩他爹,今天是市集,你带些番薯去市集换取点盐回来,嗯,如果能换点棉布更好,天要凉了,孩子得做点厚衣。”妇人从厨房出来,为家人端上一盆白开水,村里来的技术员说的,不喝生水会少生病,自村中人听了技术员的话,全改喝煮开了的水后,肚子疼的机率少了许多。
“等等我去跟王老头借辆木车。”中年男子点了点头,王老头是村中会木匠手艺的农人,那木车是他看了别处木车的样子,回家自己打造的,载东西走长路很省力。
“王老头必定自己也去集市的,我们家要换东西,他们家也一样要换。”妇人撇了下嘴,提醒丈夫。
“那我就挑两箩筐去换点,到月中再挑两筐去换,反正每十天就有一次集市了。”中年男子不在乎不能一次兑换完。
“这样也可。”妇人想想,觉得也只能这样,不过她补充了一句:“月中我跟你一起去,我也挑两箩筐去,家中番薯太多,换成钱帛回来放着也好。”
中年男子家中五月收获土豆时,因为土豆的产量曾兴高采烈,不想等到番薯收获,产量比土豆还多,交掉十分之一的赋税,土豆番薯堆了一屋子,土豆已经陆陆续续卖得差不多,番薯还没有开始外卖,再过一个多月,又会有土豆收获,土豆是一年可以种两季,另外玉米也将收割。
集市在赵吴边境线一侧的吴国境内,是新上任的郡守来了之后设立的,规定每月的月初、月中、月末为交易日,咽喉口的商人和农人都会将自己商品和农作物放到集市上买卖,赵国的商人和百姓,也会通过赵国关卡过来交易,过赵国关卡是需要交费,而吴国不收费,只是在集市上摆摊,必须缴纳税金,有两位专门收税的税官在那征税,交过税的,会领到一张纸牌,纸牌上有日期,只当天有效,过后作废,如果在集市交易不交税,会受到没收交易物的惩罚。因为交的税不多,农人都负担得起,逃税的不多,当然,如果逃税,下场很可悲,税务官非常尽职。
中年男子挑着两箩筐番薯,走了十几里地赶到集市,在集市门口交了钱,领了税牌,进了集市场,找了块显眼的地方,将番薯放下,等待人跟他交易。中年男子放好番薯,打量了下周围,发现集市比上次人又多了一些,来交易的商人人数好似翻了倍。
“烂榆木,这次来交易农作物的农人多了点,他们卖不掉怎么办?”集市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两人骑着马朝集市观望,山坡附近还有百来个穿着士兵服装的骑士。
“不准叫我烂榆木!”霍思中恼怒地瞪了卫青一眼。
“哦,好吧,霍郡守,咽喉口的农人农作物丰收,他们要交易不掉怎么办?”卫青闲闲地改口。
听到卫青称呼自己职务,霍思中不知怎么,觉得卫青有种调侃在内。
“怎么会交易不掉,有商人会收购。”
“赵国那边的商人?”卫青疑问,赵国商人到集市大都是采购盐、布匹和吴国生产的各种百货,农作物并不采购,即使采购,大都是买回去尝鲜。
“不是,是我们这边的商人,有两个商人在咽喉口和瞿城开厂了,开的是番薯和土豆的加工厂。他们会大量收购这些农产品,嗯,以后农村品大概不会都在集市买卖,农人会到他们厂里直接交易。”土豆和番薯可以磨成粉,制成宽粉和粉丝,番薯还可以加工成薯干,经过加工,这些东西更加方便运输,也存放长久,可以通过赵国销到天子都和其他诸侯国。
“烂榆木,你税收多,是不是可以多拨点款给军队,先帮咽喉口将城外的军营建立起来。”卫青脸上有点讨好。
霍思中皱眉:“今年不行,西北郡的收支都不能平衡,到明年吧,明年下半年可以帮你在城外修座军营。”
“那太晚了,明年上半就得修,不然我招募到的士兵没地方安置了。”卫青抗议,军队的一切开支由楚朝辉的军事总理事拨下,但军营的建造,却需要地方财政配合。
卫青和曾游只带了三千多士兵北上征伐,占了瞿城和咽喉口两座城池,防守兵力太少,两人四处招募,如今瞿城的士兵已经有五千人,卫青这里也有四千多,咽喉口是吴国非常重要的关隘要地,守卫的兵力必须比瞿城都多,卫青已经向楚朝辉报备,准备将士兵人数招募到八千,咽喉口城池内的军营最多能住五千人,八千人数,无论如何也呆不下。
为了边防安全,卫青准备在咽喉口犄角位置建造新兵营,既安置新招募的士兵,又可以和咽喉口相互呼应防守赵国的入侵。
“明年上半年啊,那我得想想办法。”霍思中抚了额头,西北郡财政上拮据,他如今也和郑钰铭一样,做梦都想着天上能掉钱下来。
卫青见霍思中答应想办法,以他对霍思中的了解,知道事情多半可成。
“今天晚上当地贵族请我们去赴宴,这次你可得去了。”卫青拿马鞭敲着手心,斜着眼瞧霍思中。
“这种应酬最不想去,却不得不去。”霍思中皱眉。虽然咽喉口和瞿城的贵族已经被消灭掉一半,但还有一半留存,这批人的势力在当地不可小觑,霍思中作为当地行政官,得和他们搞好关系。
霍思中的府衙并不设置在咽喉口,而是设置在瞿城,不过霍思中对咽喉口的集市很重视,有一半时间呆在咽喉口城池。对于两边的贵族邀请,霍思中一般会以到另一个城池办公务为由推辞。不过推辞多了也不行,三次邀请总得去上一次。
卫青笑嘻嘻地看着霍思中,他已经可以想象霍思中赴宴后的表情了,因为这次贵族们会过于热情,会让这个古板的烂木头吃不消的。
第134章
夜幕降临,集市上热闹的人群散去,农人们要在天黑前回家,居住在咽喉口城池的商人也赶着牲畜担着自己的货物回了城,在太阳落山后,咽喉口城池的四大城门吊桥吊起,城门重重关上。
卫青和霍思中带着一百多亲随去了城中最豪华的一所府邸,到了府邸门口,宴会主人已经领着咽喉口城内的权贵站在那里翘首而望。
见到卫青和霍思中骑马而来,众人步下台阶相迎,卫青和霍思中连忙下马跟众人见礼,一阵寒暄过后,卫青和霍思中被众人簇拥着进府,一百多亲随分成两批,一批进府站立在宴会厅周围,一批守在府邸四周,占据各个要点警戒。
虽然咽喉口城池落入吴国手中已经快一年,作为这座城池最高首脑,卫青和霍思中两人的人身安全经常受到威胁,对卫青和霍思中发难的有企图复国的前卫国落难贵族,也有被霍思中行政改革侵犯利益的当地土豪,霍思中来西北郡六个月,已经遇刺三次。
为了保护霍思中的安全,卫青专门从军队中抽调出百位精英,专职承担负责霍思中安全事务,今天跟着来赴宴的亲随,就是卫青派过来的百人精英。
今天邀请卫青和霍思中的赴宴的主人卫述行,是咽喉口城内最有名望的世家族长,卫青拿下咽喉口城池后,世家族长表现很和平,并没有做出对吴国有敌意的举动。卫述行认为,卫王统治咽喉口城池跟赵国或者吴国统治都差不多,只要统治领主不要剥夺他们这些世家的特权就可以。
卫青占了咽喉口城池,倒没有对当地没有反抗行为的世家如何,即使在咽喉口城池最危急时,也仅让世家各自出具人手帮忙守城,危机解除后,世家派出帮助的家丁都如数奉还,并没有侵吞,倒是有些家丁被卫青部队中士兵待遇吸引,在卫青第一次招募新兵时,有些家丁辞别主家去投了军。
不过等霍思中这位新郡守来了以后,世家发现,他们的利益被无形中触动了。
霍思中一到西北郡,就对土地重新进行了分配,霍思中将官府手中掌握的土地,以一户二十亩的数目分配下去。只要成过亲的,都可以算作一户,西北郡的百姓为了多得土地,家家能分户的都分了户,原来几代同居一堂的大家族现象被拆散,父和子分户,兄弟同宗分户,家族拆到了最小单位。
咽喉口城池的贵族们手中有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土地,他们不在乎那点二十亩的土地,所以他们不会去分家,依然族居。贵族们不在乎分配到土地,可租种他们田地的农户在乎,这些农户纷纷跟贵族们解约,离开农庄,到官方那里重新分得土地,依着自家分配到的土地盖了茅草房住下,就近照料自己的田地。贵族庄园中只剩奴隶帮他们种植,而吴国对现有的奴隶又有各种法令保护,贵族们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暴力驱使。而且让贵族们惶恐的是,五年之后,现有的奴隶身份会自动转变成平民,这些转变成平民的奴隶如果想脱离主家,主家不得干涉。
千百年来,有土地的贵族们不需要按田亩数向君主纳税,只按封地大小纳贡,驱使封地上的平民为君主服徭役和辅兵役。纳贡的数字不多,跟西北郡现在收的田亩赋税差不多,而徭役和赋兵役跟平民一样被免除,相对来说,贵族们比原来承受的负担要轻,可是平民的离开,让贵族们缺少了许多劳动力,他们的田地面临无人耕种的境地。
而他们要交的赋税跟平民一样,也使他们招募不到难民来耕种,因为租种贵族们的土地,要交给贵族们的赋税比官府的高。跑到西北郡的难民,只要到当地官府报了临时户口,一样可以从官府那里得到田地耕种,只不过连续耕种三年之后,官方才会跟他们定下为期三十年的土地合同,难民到那时,算是正式成为吴国国民。
贵族们流失大量劳动力,田地面临荒芜,利益受损严重,这也是霍思中遭遇的刺杀次数比卫青都多的原因,贵族们对这位新郡守很不满。
不满的贵族聚在一起谋事,想重回以前光辉日子,但咽喉口和瞿城的精兵们战斗力太强,谋反的贵族没把握打败他们。密谋的贵族无法打败军队,就想着刺杀掉西北郡的首脑,他们觉得,推行这些损害他们利益的首脑被消灭了,这些政策自然就推行不下去,日子就会回到从前。
可惜几次刺杀都没有成功,反而让黄钟密布在各处的探子发觉他们聚在一起密谋,被卫青顺藤摸瓜抓获。卫青看着年纪轻轻,行事却非常狠毒,密谋的贵族被抓获后,严刑拷打之下,不满的贵族一个都没跑掉,全部被抓下狱,家产充公,家丁解散,奴隶恢复自由,族中成年男性被押进矿山采矿,年轻女性被逼跟军队的士兵婚配,未成年人也随母改嫁,年老女性能归娘家的归娘家,没有去处的进政府开的成衣作坊做女工,总而言之,西北郡的一些贵族起事非但没有成功,还等于灭族,这样一来,西北郡又少掉了五分之一的贵族世家。
卫述行没有参与到谋反吴国的行列当中,他小心行事惯了,没有把握,卫述行不会鲁莽行事,事实证明,卫述行的小心谨慎是对。
武力起事不行,贵族们就想拉拢卫青、曾游和霍思中,贵族们探知,卫青本是卫人,只是在幼小之时,家乡灾荒,卫父卫母带着卫青逃难到了吴国,卫青父母客死他乡,卫青被一乞丐收养长大,老乞丐死后,卫青辗转流浪,尾随霍思中的父母到了南埠,被郑钰铭和楚朝辉收养后,才有今日显赫地位。
卫青的父母过世时,卫青才牙牙学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家乡在哪里,自己是卫人的身世,还是老乞丐告知。吴国和赵国达成和平协议后,卫青被吴王庭授予‘士’爵,被楚朝辉任命为咽喉口城池最高军事长官。这个幼年就流浪到吴国的卫人,成为了咽喉口城池实权首脑。
都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卫青的卫人身份给咽喉口众人知道后,来找卫青认亲的人已经有十几拨,其中有许多是世家贵族,说起卫青的族谱,是有鼻有眼,对这些上门认亲的,卫青一律乱棍打出,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身世,难道别人会比他清楚?
卫述行本来也想借着卫青身世不明,跟卫青拉上关系,在得知卫青反感别人跟他认亲后,只能罢手。
从身世这边无法入手,便只能从姻亲入手。卫青和霍思中都是少年有为,曾游二十五岁,还没有成亲,一时间,邀请三人到家中赴宴贵族前赴后继,卫青已经遭遇过几次相亲宴,只是霍思中赴宴次数太少,还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卫将军,霍郡守,今天有幸请到两人光临,鄙人蓬门真乃生辉。”卫述行年纪五十左右,说话举动跟陈蒙相似,透着股精明。
“卫族长客气,能到贵府做客,是卫某兄弟俩的荣幸。”卫青说话很客气。
本来霍思中职务比卫青要高,可霍思中没有爵位,而卫青却是‘士’爵,在贵族们的眼里,是以爵位论身份高贵的,所以卫述行称呼两人时,将卫青放在前面。
“鄙府食物粗燥,不比王都精致,不过小女善厨,听闻有贵客光临,特进厨房做了道烤羊排进献。”卫述行摸着胡子,硬着头皮推荐自己女儿,现在是非常时期,族中前途都掌握在眼前两位稚嫩年轻人手中,卫述行也顾不得脸面了。
“不敢,不敢,哪能劳驾姬女亲自下厨。”卫青嘴上谦虚,心底却在闷笑,美女攻势又来了。
霍思中有点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卫青案几下的手要使劲捏自己,不就是卫族长的女儿做了道菜嘛,这么激动干什么,在山谷和王都,自己妹妹可经常做菜给拜访郑钰铭的下属吃的。
等到卫姬女亲自上宴席献菜时,霍思中才明白卫青捏他的原因,卫姬女举着食案跪在自己面前,吃又不好,不吃又不好,取下食案吃的话,好似应下某种承诺,不吃话,对着楚楚期盼的美丽少女,霍思中拉不下脸。
“谢过姬女厚爱,见此美食,仿佛见到思华妹妹为我兄弟二人下厨。”还是卫青为霍思中解围,将卫姬女手中食案接过。
“思华,是两位大人的胞妹吗?”卫姬女手中食案被卫青接过去,心里松了口气。
“不错,正是我二人胞妹。”卫青回答很肯定,他和霍思中兄妹俩都是郑钰铭和楚朝辉收养,郑钰铭和楚朝辉之间的感情出名融洽,容不得第三人立足。
跟两人走得近的人,都隐隐明白,郑楚二人不会找女人留下后代,而被他们俩收养的三人,很可能就是他们俩的衣钵传人。吴国王庭中的人,已经在无形中将三人当成郑楚的义子义女。远在咽喉口的卫青,从王都派来咽喉口办差的公差态度中,敏锐的感觉到这一点,卫青做梦都想成为楚朝辉的义子,所以他也不管自己和霍家兄妹不是同姓,直接将霍思华定位为自己胞妹。
“听说霍姬女聪慧异常,小小年纪就编写学生教材。”
卫姬女对霍思华了解得很多,咽喉口城池的卫家和如今迁居在王都的卫仲家族是同宗,两家如今还有联系,拜驿站的建立,咽喉口跟王都可以通过驿站有书信往来,卫姬女对吴国王都康城内的事有所了解,霍思华以十三岁的稚龄,参与了小学教材的制定。
“哪里是小妹聪慧,都是郑大人和楚大人教导有方,姬女如若对学术感兴趣,可到王都北学院求学,吴国南北学院,对女子进学是没有限制的。”霍思中向卫姬女推荐两所学院,两所学院说起来没有限制女子入学,可是没有女子报考,没限制等于跟有限制一样。
“霍姬女在北学院上学吗?”卫姬女好奇。
“额,没有,吾妹妹没有时间进北学院进修,她要在王宫中教导女官。”王宫中有出身尊贵的姬女担任女官,这些女子有一定文化基础,王宫中的主人只有吴王笙和王后夫妇两人,用不着许多女官伺候,郑钰铭将这些女子集中起来,让霍思华对她们进行培训,准备以后让这些女官去小学担任女导师。
卫述行见卫青和霍思中对自己女儿和颜悦色,心中欢喜,以为联姻可成,等女儿下了宴席,就朝陪席的一位贵族使了个眼色。
那贵族会意,站起朝着卫青和霍思中举杯:“两位大人年轻有为,应该早点定下姻缘成家,早日诞下继承人才好。”
“吾兄弟二人的婚姻,得由吾家两位大人做主,吾家两位大人有令,吾兄弟必须二十以后才可以议亲。”
卫述行脸色一沉,卫青这是婉转拒绝联姻了。
霍思中至此,也明白卫述行请他和卫青赴宴的原因了,这是当地贵族利益受损,在武力反抗不行的情况下,走拉拢线路,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他们自身利益能够保证。
霍思中在西北推行土地政策时,知道会触动贵族们的核心利益,贵族们虽然失势,可他们掌握着绝大部分社会重要资源,他们是有文化的主体,匠人,医者都是他们的附属,把他们得罪狠了,西北郡会失去这些重要资源,这对当地发展并无利。
“卫族长,霍思中想为贵家族牵线办几个作坊,不知道卫族长可有兴趣?”霍思中沉思一会,祭起郑钰铭拉拢蔚山贵族手段。
“作坊?”卫述行皱眉,作坊不就是经商?商人一向被君主们认为是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祸首,对社会没有贡献,只有破坏的行业,所以商人一向被君主们打压,连带的,士人对商人也无好感。
“西北郡自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后,想来各位农庄上缺失劳力吧?”霍思中说话态度很诚恳。
霍思中这么一说,大厅中的贵族再也忍不住心中委屈,全怒目看向霍思中,心里都在暗骂,原来你知道新土地政策对我们的损害啊。
卫述行听得霍思中如此说话,眼睛倒亮了,看来这新郡守做事明明白白,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让贵族们避过这个伤害。
“霍郡守,正是如此”
“各位的庄园其实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和农耕时间错开,可以采取雇佣农人的方式。”农人农闲时,肯定乐意打工赚钱。
“何样经济作物有价值?”卫述行摇头,如果有好的经济作物,他应该知道。
“蔚山有许多果树,结的果大且味道鲜美,这些果树三年后可成材。”西北地区的土壤适应种植苹果之类的果树。别墅围墙内的几棵果树经过嫁接,早在山谷中成片种植。连葡萄都已经种植了上百亩。从山谷中弄上几千株果苗还是小意思。
“可是果子多了来不及卖会烂掉。”有贵族提出异议。
“这就需要开作坊了。”霍思中微笑,他准备在西北郡弄一个连锁工程。“果子成熟后可以酿果酒,酿好的果酒可以存放长久,这样就可以远销到各地。”
“酿果酒?”卫述行这次眼睛更加发亮。
“不错,用果实酿出的果酒要比青酒味道都好,到那时,各地诸侯国会抢着进购果酒。”
“果酒当真好喝?”在座的贵族将信将疑。
“总理事派人给本郡送来几坛果酒,本郡这就派人取来给各位品尝。”
霍思中吩咐亲随去了衙门将郑钰铭遣信使带来的葡萄酒和苹果酒取来,到给在座的贵族品尝。
卫述行喝完葡萄酒,当即决定卫氏家族的田地全部种栽葡萄,而另一个大贵族决定种植苹果,有两位大贵族带头,其他贵族纷纷同意自己庄园也种植果树,要求霍思中给予技术帮助,一时之间,带着相亲意味置办的酒宴,变成了招商酒宴。
第135章
“总理事大人,凭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昌盛否?”杨贺从蒲席上站起发问。
这是北学院的一间学堂,是名士和学子交流的地方,北学院所有学子,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如今北学院实行一种星期制,七天为一轮,一到六为学习日,第七天为学子休息天。而从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每天晚上,都有名士来和学子进行思想交流,至于哪一位会来,只在当天下午才会有公告贴出。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一个月会来两到三次。
“按道理,是不可能靠一句话使国家昌盛。”郑钰铭跪坐在学堂的正中央,周围是众学子席地而坐,学堂的四角,站立着郑钰铭的亲卫,而大牛则紧紧跪坐在郑钰铭身后保护。
北学院的教室已经使用了现代课桌椅,导师教课也使用了黑板和粉笔。但在名士跟学子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的学堂里,还是采取大秦的礼仪,没有采取后世那种演讲方式。
郑钰铭动了动已经有点麻木的腿,他实在是不习惯这种跪坐姿势。“但是,治理国家光靠君王一人定夺,如果君王所思所想不对,或者不听臣子的正确意见,那么,就非常可能出现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那有无方法应对?”卫仲站起躬身求教。
“这就需要一种约束,不能因一人喜好定全局,比如我们的大王,就从不擅自定夺大事,吴国庭议,从来是王庭臣子大多数赞同了,才会通过决议,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错误决策。”郑钰铭说这话时,脸一点都没有红,如今的王庭,吴王笙就是个摆设,王庭中的大臣绝大部分以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马首是瞻,郑钰铭所出政令,当然是在绝对多数赞同下通过。
“可是,这样做君王的权威在哪里?”符畴忽的站起,脸色通红。
符畴这句话声音尖利,带着种质问,学堂内的学子都诧异的看向他,跪坐在符畴身边的杨贺伸手拉了拉符畴的衣角,感觉符畴问话太过失礼。
“君王的权威在百姓的心中。”郑钰铭依然微笑,脸色没有变化,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君王不以自己的喜好治国,容纳反对意见,压抑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选择对国家有利的治国政策 ,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对这样的君王,百姓如何不敬,如何不爱?”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251/26618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