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秋收开始
推荐阅读:我替师兄招魂的那些年、思君、甜心,宠你没商量、八卦心声被秦始皇君臣听见了、师傅叫我白素素、光之国:神级副本,开局逼疯赛罗、穿越之男配也能横行仙途、小胖啾错撩邪帝后、虫族之非典型宠爱、战神 (踏雪真人)、
很快,时间进入八月,秋收时间已来临。
民以食为天,当下最紧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粮食能顺利收入仓中。
对此,赵延洵停掉了一切不必要的任务。
王府军民,重心全都移到了秋收上。
好在老天爷也够意思,秋收开始后天气晴朗,刚好让收获的粮食被晒干。
相较于上半年春耕,如今王府治下人口变多,调动人力资源也更从容了许多。
无论元阳还是其他府县,日常还有的活儿还在继续下派,并未因秋收就抽空青壮们。
从各府县抽调的青壮们,也都陆续到达既定地方,也元阳百姓们一起劳作。
按长史司的估计,元阳今年收获的粮食,足够五十万人吃一年,而赵延洵如今的实控人口,也不过只有十六万人。
简单来说,只要今年秋收顺利,那怕明年陇右军民休息一年,粮食也可以支持下去。
当然了,到了明年该种粮还得种,毕竟随着赵延洵继续收复城池,人口还会继续增加。
秋收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赵延洵本人也对此极为重视,乃至于走进了田间地头。
走在地里的小路上,赵延洵手里拿着一株麦穗,问道:“按长史司的估计,元阳的粮食多久能收归入库?”
跟在赵延洵身后的,乃是右长史成文光,难得他也跟着出城来。
“回禀殿下,二十天时间足够!”
紧接着赵延洵又问道:“粮食收回来,如何分配你们算好了?”
粮食要供应到陇右各府官仓去,该怎么分成了大问题,必须要精心计算然后造册。
按赵延洵的设想,这次秋收之后,直接给各输送半年粮食,免得各府县出现粮荒。
而各府县官仓内有了充足粮食,也有助于调动百姓劳作热情,毕竟粮食可是不可多得的硬通货。
成文光答道:“回禀殿下,已经算好了,就连宁阳和丽盐二府,也都被算了进来!”
宁阳和丽盐二府,如今还未被光复,但也已被算进了王府体系,列在了计划之中。
“详细的计划书,已经在长史司议定,臣立刻派人呈送殿下!”
只要有计划就可以,赵延洵在可看不看之间。
赵延洵摇头,说道:“不必了,日后有空再看吧!”
一行数十人走在地里,不远处则是大批劳作的百姓,他们这个热情似火般挥舞着镰刀。
而在更远处,则是来回巡视的兵卒。
走到一处水沟边,看着里面潺潺流水,赵延洵问道:“这些是新挖出的沟渠?”
水沟笔直,有新翻动的泥土痕迹,水沟两边也没长草,显然挖出来的时间不久。
成文光答不上来,于是目光扫向一旁的元县知县。
现任元县知县郑义安,原本是工正所的属官,在胡思德升任知府后,才来补的知县之缺。
郑义安才上任没几天,好在他这些天没闲着,详细了解了元县的情况,此刻面对赵延洵问话,才不会显得仓促。
只见郑义安上前答话:“殿下圣明,这些水渠正是半月之前完工!”
赵延洵接着问道:“如今元县境内,这些比较大的农场,是否都已经被沟渠围住?”
这些沟渠的作用,可不只是灌溉麦地,同时还有防备丧尸的功能。
丧尸怕水,只要是被水沟围住的地方,就基本不会有丧尸作乱之害。
郑义安极为谨慎道:“回禀殿下,元县境内,只有一半左右的农场,如今被水网覆盖!”
开挖沟渠,这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能在下半年内达到这个成果,赵延洵已经很满意了。
赵延洵叮嘱道:“秋收之后,这些事不能停,争取在明年开春前,让元县所有麦地都被水网环绕!”
一但做到这一点,那么明年春天耕种,至少在元阳府境内,春耕就不需要军队参与。
“臣领命!”
只见赵延洵转过身,对成文光吩咐道:“不只是元阳府,整个陇右都要督促到,开挖沟渠这是大事!”
成文光答道:“殿下放心,各府县已在落实!”
点了点头,赵延洵才继续往前走。
沟渠并不是很宽大,宽深都只有一米左右,挖出的泥土将田埂垒得很高。
“殿下您慢些!”
成文光刚提醒了一句,自己反倒脚下一滑,就往田埂下栽了去。
还在一旁侍卫手疾眼快,才将成文光给扶住了。
见成文光狼狈模样,赵延洵不由笑道:“成卿还是自己多小心吧!”
赵延洵一行在田埂间游走,而远处的麦地里,劳作的百姓干得热火朝天。
粮食虽是在元阳府收割,但却是给全郡百姓吃的,所以其他各府征调的百姓们,都很有干活儿的积极性。
更何况,王府还为秋收设立了奖惩机制,这又进一步调动了青壮们的积极性。
“这元阳还真是好地方,进了地界怪物都没看到几个……”
“谁说不是,这可多亏了王爷,才让元阳如此安全……”
元阳府境内,经过一年来连续剿杀,丧尸密度已变得极低,安全问题已不用担心。
也正因如此,元阳在这些被征调的青壮眼中,成了不可多得的圣地。
“咱们也别只顾着炎热,咱们莱宣府如今也在王府治下,往后一定会和元阳一眼!”
“没错……咱有的是力气,只要跟着王爷干,一定能过得和元阳一样好!”
众人干活儿之际,还不忘表达对未来的憧憬,说明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就在这时,有人直起了腰杆,便看见了远处田埂上行走的人群。
为首那年轻人身着团龙袍,左右跟了十几名官员,周围更是有身着铁甲的侍卫随行。
于是此人惊呼道:“你们看……那是王爷!”
“什么?”众人纷纷抬头张望,语气中充满了怀疑。
顺着开始说话那人手指方向望去,众人果然瞧到了几十丈外的赵延洵。
虽然看不清长相,但他们能确认赵延洵的身份。
只听有人激动道:“王爷对我们有救命活命之恩呐!”
“给王爷磕头!”
“对对对……”
众人纷纷跪在地里,然后不停磕着头。
“王爷万岁……王爷万岁……”
本来是一个地方在喊,可这声音传出去后,又让其他人劳作的人听到了。
于是话,正片农场都响起了山呼“万岁”声音。
民以食为天,当下最紧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粮食能顺利收入仓中。
对此,赵延洵停掉了一切不必要的任务。
王府军民,重心全都移到了秋收上。
好在老天爷也够意思,秋收开始后天气晴朗,刚好让收获的粮食被晒干。
相较于上半年春耕,如今王府治下人口变多,调动人力资源也更从容了许多。
无论元阳还是其他府县,日常还有的活儿还在继续下派,并未因秋收就抽空青壮们。
从各府县抽调的青壮们,也都陆续到达既定地方,也元阳百姓们一起劳作。
按长史司的估计,元阳今年收获的粮食,足够五十万人吃一年,而赵延洵如今的实控人口,也不过只有十六万人。
简单来说,只要今年秋收顺利,那怕明年陇右军民休息一年,粮食也可以支持下去。
当然了,到了明年该种粮还得种,毕竟随着赵延洵继续收复城池,人口还会继续增加。
秋收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赵延洵本人也对此极为重视,乃至于走进了田间地头。
走在地里的小路上,赵延洵手里拿着一株麦穗,问道:“按长史司的估计,元阳的粮食多久能收归入库?”
跟在赵延洵身后的,乃是右长史成文光,难得他也跟着出城来。
“回禀殿下,二十天时间足够!”
紧接着赵延洵又问道:“粮食收回来,如何分配你们算好了?”
粮食要供应到陇右各府官仓去,该怎么分成了大问题,必须要精心计算然后造册。
按赵延洵的设想,这次秋收之后,直接给各输送半年粮食,免得各府县出现粮荒。
而各府县官仓内有了充足粮食,也有助于调动百姓劳作热情,毕竟粮食可是不可多得的硬通货。
成文光答道:“回禀殿下,已经算好了,就连宁阳和丽盐二府,也都被算了进来!”
宁阳和丽盐二府,如今还未被光复,但也已被算进了王府体系,列在了计划之中。
“详细的计划书,已经在长史司议定,臣立刻派人呈送殿下!”
只要有计划就可以,赵延洵在可看不看之间。
赵延洵摇头,说道:“不必了,日后有空再看吧!”
一行数十人走在地里,不远处则是大批劳作的百姓,他们这个热情似火般挥舞着镰刀。
而在更远处,则是来回巡视的兵卒。
走到一处水沟边,看着里面潺潺流水,赵延洵问道:“这些是新挖出的沟渠?”
水沟笔直,有新翻动的泥土痕迹,水沟两边也没长草,显然挖出来的时间不久。
成文光答不上来,于是目光扫向一旁的元县知县。
现任元县知县郑义安,原本是工正所的属官,在胡思德升任知府后,才来补的知县之缺。
郑义安才上任没几天,好在他这些天没闲着,详细了解了元县的情况,此刻面对赵延洵问话,才不会显得仓促。
只见郑义安上前答话:“殿下圣明,这些水渠正是半月之前完工!”
赵延洵接着问道:“如今元县境内,这些比较大的农场,是否都已经被沟渠围住?”
这些沟渠的作用,可不只是灌溉麦地,同时还有防备丧尸的功能。
丧尸怕水,只要是被水沟围住的地方,就基本不会有丧尸作乱之害。
郑义安极为谨慎道:“回禀殿下,元县境内,只有一半左右的农场,如今被水网覆盖!”
开挖沟渠,这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能在下半年内达到这个成果,赵延洵已经很满意了。
赵延洵叮嘱道:“秋收之后,这些事不能停,争取在明年开春前,让元县所有麦地都被水网环绕!”
一但做到这一点,那么明年春天耕种,至少在元阳府境内,春耕就不需要军队参与。
“臣领命!”
只见赵延洵转过身,对成文光吩咐道:“不只是元阳府,整个陇右都要督促到,开挖沟渠这是大事!”
成文光答道:“殿下放心,各府县已在落实!”
点了点头,赵延洵才继续往前走。
沟渠并不是很宽大,宽深都只有一米左右,挖出的泥土将田埂垒得很高。
“殿下您慢些!”
成文光刚提醒了一句,自己反倒脚下一滑,就往田埂下栽了去。
还在一旁侍卫手疾眼快,才将成文光给扶住了。
见成文光狼狈模样,赵延洵不由笑道:“成卿还是自己多小心吧!”
赵延洵一行在田埂间游走,而远处的麦地里,劳作的百姓干得热火朝天。
粮食虽是在元阳府收割,但却是给全郡百姓吃的,所以其他各府征调的百姓们,都很有干活儿的积极性。
更何况,王府还为秋收设立了奖惩机制,这又进一步调动了青壮们的积极性。
“这元阳还真是好地方,进了地界怪物都没看到几个……”
“谁说不是,这可多亏了王爷,才让元阳如此安全……”
元阳府境内,经过一年来连续剿杀,丧尸密度已变得极低,安全问题已不用担心。
也正因如此,元阳在这些被征调的青壮眼中,成了不可多得的圣地。
“咱们也别只顾着炎热,咱们莱宣府如今也在王府治下,往后一定会和元阳一眼!”
“没错……咱有的是力气,只要跟着王爷干,一定能过得和元阳一样好!”
众人干活儿之际,还不忘表达对未来的憧憬,说明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就在这时,有人直起了腰杆,便看见了远处田埂上行走的人群。
为首那年轻人身着团龙袍,左右跟了十几名官员,周围更是有身着铁甲的侍卫随行。
于是此人惊呼道:“你们看……那是王爷!”
“什么?”众人纷纷抬头张望,语气中充满了怀疑。
顺着开始说话那人手指方向望去,众人果然瞧到了几十丈外的赵延洵。
虽然看不清长相,但他们能确认赵延洵的身份。
只听有人激动道:“王爷对我们有救命活命之恩呐!”
“给王爷磕头!”
“对对对……”
众人纷纷跪在地里,然后不停磕着头。
“王爷万岁……王爷万岁……”
本来是一个地方在喊,可这声音传出去后,又让其他人劳作的人听到了。
于是话,正片农场都响起了山呼“万岁”声音。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3527/233892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