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96节
推荐阅读:我替师兄招魂的那些年、思君、甜心,宠你没商量、八卦心声被秦始皇君臣听见了、师傅叫我白素素、光之国:神级副本,开局逼疯赛罗、穿越之男配也能横行仙途、小胖啾错撩邪帝后、虫族之非典型宠爱、战神 (踏雪真人)、
卢振军倒没觉得这房子有多好。他在布达佩斯又添加了产业,小别墅要比这里精致许多。
但国内住房条件摆在这儿,他也不是挑剔的人。
他躺在床上没睡着,纯粹是因为坐飞机不方便到时差,所以生物钟转不过来。
余成看他光躺着没睡的意思,就怕他会询问关于自己父母的问题,索性先挑起话题:“原野公司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拿下来呀?”
卢振军微微皱眉:“有点麻烦,还要再扯一扯。有的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扯虎皮做大旗的功夫一流。”
他不愿意深谈,余成也不追问,只好奇那位新业公司的掌门人:“什么时候处理她啊?国有资产流失成这样,她必须得承担责任。”
那位新业公司的总经理,被称为女中豪杰。去年下半年,原野公司红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她还接受《瞭望周刊》的采访,夸奖自己的功绩,说她办公司有多强。
其实仔细看完那篇文章,就发现她这个公司创办过程可真够牛掰的。
用的是国家贷款,找的是外商合资(从原野公司兴办经过来看,外商也不用真掏钱,新业公司可以用贷款来垫资),然后他们就主随客便,留着外商经营。美名其曰,尊重人家的自主权,做好一切服务工作。
在80年代,消费市场需求极大,国营企业为私人保驾护航,私人不赚钱才天下第一怪事呢。
在原野公司股票上市之前,股权都已经全部落到彭董和彭氏家族手上了。她还能在那篇文章里自吹自擂新业公司创办的原野公司有多么牛掰。好像控股权还在国营单位手上一样。
最微妙的是那篇文章里提到了这位老总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去澳洲留学了。
再联想原野公司的彭董当初出狱后去澳洲混了一圈,后来改为澳洲籍,在澳洲又有投资。
怎么想怎么感觉好微妙。
老总的儿子是拿奖学金出去留学的吗?如果没有奖学金的话。以她正常收入,能负担起儿子的留学费用吗?
要知道现在国营企业老总的收入并不高。甚至一个国营大厂厂长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八级工。
卢振军叹了口气,半晌才给出一句回答:“这件事情很复杂,涉及的方面太多。”
他的大本营又不在深圳,有些事情手不能伸太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做事,都得掌握好那个度。
余成也叹气,知道自己是白问。
原野公司能一步步走到上市,哪里是一个人的责任?那是一股力量共同推出来的结果。
偏偏这股力量的目的其实是想推进市场化股份制。
如果对他们穷追猛打的话,说不定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直接把股份制给收缩了。
他自嘲一笑:“我也就是白问问。我困了,我睡了。”
卢振军却让他先别急着睡:“有个事儿我问一下,你这边要不要搞计算机的?”
“啊?什么?”
“就是搞计算机的专家。老太太算是建国后留苏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的时候跟苏联专家谈恋爱了。毕业回国之后,这老太太个性本来就比较直,在单位得罪了领导。那个时候不是右.派有指标嘛,领导就直接把她给报上去了。那叫一个惨。刚好苏联援华,她的恋人作为专家过来了。两人就突破重重阻隔吧,结婚了,她跟着丈夫去了苏联。中苏交恶之后,她就跟国内亲人没什么联系了。这几十年过得挺不错,都是两人没孩子,她丈夫十年前也去世了。她去年刚退休,现在一个月几百卢布的退休工资都不够维持生活。”
余成听他叨叨这一大段话,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也就是说她想再找份工作,回国找?”
卢振军点头:“是这么个意思。老太太也怪不容易的,我原先是找她帮忙当翻译,但听说了她的资历,我觉得人家当翻译太屈才了。刚好你们不是要搞那个什么芯片吗?她又在莫斯科孤零零的,不如送回国内给你们做事。”
余成苦笑:“我们那个芯片,反正研发部分都已经交给方教授了。她要愿意过来搞,那正好。工资嘛,一个月先给1000块吧,有单间住宿。”
卢振军觉得还成:“行了,那我回去就安排这事儿。”
两人说着说着,余成就睡着了。而本来因为时差没睡意的卢振军,这会儿居然也被感染了,跟着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两人真的是被爆竹硬生生的吵醒的。
也不知道谁,跑到小区前面的公园里去放爆竹了,那声音实在是草木和围墙都拦不住。
余成没办法,只好爬起床上楼去烧早饭。
好在昨晚他们在饭店打包了不少烧麦和饺子,今天直接蒸熟了就行。
他上楼时,发现秋萍人在厨房,小朋友们倒是没起床,估计赖在床上玩呢。
周秋萍看到他,点点头,问了句:“你爸妈要喝粥还是吃饺子?”
余成摞起袖子:“我来吧。”
周秋萍笑了声,调侃道:“我要不要配合你一下,贤惠一把?”
余成只觉得头皮发麻,毫不犹豫地拒绝:“你行了,你放着吧。”
他想起昨天跟母亲的对话,忍不住向她吐槽,“你说我爸有意见,我能理解。我妈不用烧年夜饭不是好事吗?她还第一个不高兴呢。”
周秋萍翘了翘嘴巴,意味深长道:“也许你妈是在替你爸说话呢?很多时候,女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在家族里不准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除非她们的丈夫默许,甚至是需要她们顶在前面说话。而为了获得丈夫的支持,让自己能开口,她们就必须得讨好丈夫,从丈夫的立场出发去说话。话说多了,甚至连她们自己都以为那是她们想说的话。”
所以恶的都是婆婆呀。
当然,也有人是自己受过苦,所以心里不平衡,希望别人跟她一样受罪。甚至要挖空心思将这受罪光荣化合理化,来证明她们的付出很伟大,她们一点都不可怜,她们很光荣。
余成愣住了,半晌才冒出一句:“我好像越来越明白你为什么不肯跟我结婚了。”
想想她真变成了余家媳妇,想想如果让她和大嫂一样过日子。
换成他自己,也绝对会翻脸走人吧。
谁不愿意自由自在地过好生活呢。
周秋萍伸手摸了下他的脸,认真道:“除了我妈和青青星星外,你已经是我最亲密的人了。”
外面响起了门铃声,彭阳打着呵欠过去开门。
卢振军进门,一眼就看向厨房:“你俩说啥呢?有啥吃的吗?”
余成赶紧岔开:“没什么,就说你昨晚给我介绍苏联的华人计算机专家来着。”
周秋萍将微波炉热好的梅菜扣肉饼递出去,闻声十分惊讶:“苏联专家现在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不是过不下去,人家不至于跑到中国来打工。
卢振军苦笑:“苏联现在通货膨胀也很严重,尤其是食物和日用品的价格上涨太厉害了。再说她在苏联也没亲人了,就想回来。”
周秋萍点点头:“那行,要是有合适的,你都帮忙推荐一下。苏联的电脑水平应该还可以。”
她听说过一种说法,说90年代美国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实现信息化。就是因为91年苏联解体后,大批苏联专家赴美,使得他们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不管是真是假,先把人捡到碗里来再说。大批专家是不指望了,那是国家层面才能做的事。她能扒拉几个是几个。
第405章 去饭店补眠(捉虫)
高兴同志也带着两个小姑娘出房门了。
两个小丫头没看完春晚就睡着了, 半夜被吵醒了,待到天快亮的时候又迷迷糊糊睡过去,所以现在眼睛还睁不开, 小哈欠一个接着一个。到了客厅, 她俩直接爬上沙发,又靠着开始打盹。
高兴同志都心疼死了, 忍不住抱怨:“吵死了, 放了一夜的炮仗,搞得人连觉都睡不好。”
她伸手搂着两个丫头,开始琢磨:“要不去饭店睡吧,这谁吃的消啊。”
外面又是砰的一声炮仗响。
周秋萍微微皱眉,擦干自己的手:“我打个电话问问吧,看他们那边吵不吵。别到时候跑过去了, 他们那边也炮仗连天。”
饭店倒是还好, 因为楼层高, 因为位置特殊,周围居民减少, 倒是能够保证住宿环境的安静。
余家老两口收拾好了也上楼来, 听到周秋萍打电话问饭店的情况, 他俩本能地拒绝:“我们不住饭店。”
高女士赶紧解释:“不是这个事情,是太吵了,又是炮仗又是爆竹, 我们小东西都没睡好,还是去饭店睡吧。”
反正她家现在也没什么亲戚, 需要拜年的打个电话就行, 不必跑来跑去。
余母瞪大了眼睛,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哪能这么糟蹋钱呢?就为了几个炮仗, 还去饭店开房间。那得花多少钱啊?金山银山都经不住这样糟蹋。
“哎哟,不就是放几声炮仗吗?放完了就好了,还跑饭店去?”
他俩虽然不知道在饭店住一晚得多少钱。可光看看昨天吃饭的架势,他们就知道那绝对是烧钱的地方。钞票进去了不叫钞票,完全跟纸一样。
周秋萍没接他们的话茬,只招呼精神萎顿的小朋友:“来,我们先吃饭,吃过饭去饭店睡觉,好好睡舒服了。”
她自己掏钱住饭店,不需要别人指点她该不该住。
星星是个矫情鬼,特别娇气。这会儿还打着小呵欠,委委屈屈:“爸爸,宝宝困,宝宝要睡觉觉。”
余成赶紧过去把她抱了起来,对她完全没脾气:“好好好,我们宝宝先吃饭饭,吃过饭饭,我们去饭店睡觉觉。”
从头到尾,他们就跟没听到余家老两口的话一样。
彭阳也伸了个懒腰,跟着附和:“是该好好补个觉,这一夜可真够呛。”
说着,他就坐在餐桌边开始准备吃饭。
所有人都那样怡然自得,积极地往餐桌走,剩下余家两口子愈发突兀。
高兴同志倒是想起了要尽主人的责任,开口招呼了他们一声:“老哥哥老姐姐吃饭了,尝尝吧,我们也不耐烦自己烧,都是从饭店拿回来的现成货,煮一煮蒸一蒸就好。”
住不住饭店,是他们家的事儿。谁掏钱谁说了算。他们不想住,留下来就好,她家又不可能把人硬绑走。要他们急什么呢?
如果想省钱的话,她倒是可以把小朋友们带到农场。虽然农场也放烟花爆竹,但因为鸡群不能受惊,所以养殖场附近是绝对保持安静的。不怕被吵。
可养鸡场那是什么环境,远远比不上饭店啊。就算是招待所,也相当够呛。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跟孩子呢?
非得省那钱?
她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汤圆的汤,笑着招呼客人:“趁热吃最好吃,这家店的手艺扎实,早饭也很有名的。好多人过来点名,就想去他家吃个早饭。”
都是自己人没那么多讲究,餐桌上的人都已经开始动筷子了。这个说烧麦的确正宗,味道没话说。那个讲小笼才是真的一绝,味道简直了。
要高兴同志讲,最好吃的还是汤圆,一口咬下去,又不是很甜,香的要命。
餐桌上一时间除了碗勺筷子碰撞的声音之外,就是大家赞叹的声音。
周秋萍问了句卢振军:“现在苏联的科研人员日子都不好过吗?到底怎样了?”
直觉告诉她绝对好不了,如果真天下太平,那也不可能发展到下半年就突然间解体了。
所有的摆烂都不可能一蹴而发。
“好不到哪去,我们有的问题他们只会更严重。”卢振军摇摇头,“现在好多大学教授都想办法再找份工作,不然养不活家里。现在老百姓意见很大。”
彭阳插了句嘴:“他们各个共和国不都有民选总统上位了吗?是不是会好很多?”
苏联的阶层固化问题已经发展的很严重,前些年在政坛和大型国企担任重要职务的,基本都是官二代官三代。这些人喊万金油宣传口号那是驾轻就熟,垄断国家资源还是无他唯手熟尔。
因此,老百姓的意见很大。去年各个加盟共和国陆续有民选总统上位。大家受够了实际上的世袭制。
但国内住房条件摆在这儿,他也不是挑剔的人。
他躺在床上没睡着,纯粹是因为坐飞机不方便到时差,所以生物钟转不过来。
余成看他光躺着没睡的意思,就怕他会询问关于自己父母的问题,索性先挑起话题:“原野公司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拿下来呀?”
卢振军微微皱眉:“有点麻烦,还要再扯一扯。有的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扯虎皮做大旗的功夫一流。”
他不愿意深谈,余成也不追问,只好奇那位新业公司的掌门人:“什么时候处理她啊?国有资产流失成这样,她必须得承担责任。”
那位新业公司的总经理,被称为女中豪杰。去年下半年,原野公司红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她还接受《瞭望周刊》的采访,夸奖自己的功绩,说她办公司有多强。
其实仔细看完那篇文章,就发现她这个公司创办过程可真够牛掰的。
用的是国家贷款,找的是外商合资(从原野公司兴办经过来看,外商也不用真掏钱,新业公司可以用贷款来垫资),然后他们就主随客便,留着外商经营。美名其曰,尊重人家的自主权,做好一切服务工作。
在80年代,消费市场需求极大,国营企业为私人保驾护航,私人不赚钱才天下第一怪事呢。
在原野公司股票上市之前,股权都已经全部落到彭董和彭氏家族手上了。她还能在那篇文章里自吹自擂新业公司创办的原野公司有多么牛掰。好像控股权还在国营单位手上一样。
最微妙的是那篇文章里提到了这位老总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去澳洲留学了。
再联想原野公司的彭董当初出狱后去澳洲混了一圈,后来改为澳洲籍,在澳洲又有投资。
怎么想怎么感觉好微妙。
老总的儿子是拿奖学金出去留学的吗?如果没有奖学金的话。以她正常收入,能负担起儿子的留学费用吗?
要知道现在国营企业老总的收入并不高。甚至一个国营大厂厂长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八级工。
卢振军叹了口气,半晌才给出一句回答:“这件事情很复杂,涉及的方面太多。”
他的大本营又不在深圳,有些事情手不能伸太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做事,都得掌握好那个度。
余成也叹气,知道自己是白问。
原野公司能一步步走到上市,哪里是一个人的责任?那是一股力量共同推出来的结果。
偏偏这股力量的目的其实是想推进市场化股份制。
如果对他们穷追猛打的话,说不定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直接把股份制给收缩了。
他自嘲一笑:“我也就是白问问。我困了,我睡了。”
卢振军却让他先别急着睡:“有个事儿我问一下,你这边要不要搞计算机的?”
“啊?什么?”
“就是搞计算机的专家。老太太算是建国后留苏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的时候跟苏联专家谈恋爱了。毕业回国之后,这老太太个性本来就比较直,在单位得罪了领导。那个时候不是右.派有指标嘛,领导就直接把她给报上去了。那叫一个惨。刚好苏联援华,她的恋人作为专家过来了。两人就突破重重阻隔吧,结婚了,她跟着丈夫去了苏联。中苏交恶之后,她就跟国内亲人没什么联系了。这几十年过得挺不错,都是两人没孩子,她丈夫十年前也去世了。她去年刚退休,现在一个月几百卢布的退休工资都不够维持生活。”
余成听他叨叨这一大段话,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也就是说她想再找份工作,回国找?”
卢振军点头:“是这么个意思。老太太也怪不容易的,我原先是找她帮忙当翻译,但听说了她的资历,我觉得人家当翻译太屈才了。刚好你们不是要搞那个什么芯片吗?她又在莫斯科孤零零的,不如送回国内给你们做事。”
余成苦笑:“我们那个芯片,反正研发部分都已经交给方教授了。她要愿意过来搞,那正好。工资嘛,一个月先给1000块吧,有单间住宿。”
卢振军觉得还成:“行了,那我回去就安排这事儿。”
两人说着说着,余成就睡着了。而本来因为时差没睡意的卢振军,这会儿居然也被感染了,跟着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两人真的是被爆竹硬生生的吵醒的。
也不知道谁,跑到小区前面的公园里去放爆竹了,那声音实在是草木和围墙都拦不住。
余成没办法,只好爬起床上楼去烧早饭。
好在昨晚他们在饭店打包了不少烧麦和饺子,今天直接蒸熟了就行。
他上楼时,发现秋萍人在厨房,小朋友们倒是没起床,估计赖在床上玩呢。
周秋萍看到他,点点头,问了句:“你爸妈要喝粥还是吃饺子?”
余成摞起袖子:“我来吧。”
周秋萍笑了声,调侃道:“我要不要配合你一下,贤惠一把?”
余成只觉得头皮发麻,毫不犹豫地拒绝:“你行了,你放着吧。”
他想起昨天跟母亲的对话,忍不住向她吐槽,“你说我爸有意见,我能理解。我妈不用烧年夜饭不是好事吗?她还第一个不高兴呢。”
周秋萍翘了翘嘴巴,意味深长道:“也许你妈是在替你爸说话呢?很多时候,女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在家族里不准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除非她们的丈夫默许,甚至是需要她们顶在前面说话。而为了获得丈夫的支持,让自己能开口,她们就必须得讨好丈夫,从丈夫的立场出发去说话。话说多了,甚至连她们自己都以为那是她们想说的话。”
所以恶的都是婆婆呀。
当然,也有人是自己受过苦,所以心里不平衡,希望别人跟她一样受罪。甚至要挖空心思将这受罪光荣化合理化,来证明她们的付出很伟大,她们一点都不可怜,她们很光荣。
余成愣住了,半晌才冒出一句:“我好像越来越明白你为什么不肯跟我结婚了。”
想想她真变成了余家媳妇,想想如果让她和大嫂一样过日子。
换成他自己,也绝对会翻脸走人吧。
谁不愿意自由自在地过好生活呢。
周秋萍伸手摸了下他的脸,认真道:“除了我妈和青青星星外,你已经是我最亲密的人了。”
外面响起了门铃声,彭阳打着呵欠过去开门。
卢振军进门,一眼就看向厨房:“你俩说啥呢?有啥吃的吗?”
余成赶紧岔开:“没什么,就说你昨晚给我介绍苏联的华人计算机专家来着。”
周秋萍将微波炉热好的梅菜扣肉饼递出去,闻声十分惊讶:“苏联专家现在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不是过不下去,人家不至于跑到中国来打工。
卢振军苦笑:“苏联现在通货膨胀也很严重,尤其是食物和日用品的价格上涨太厉害了。再说她在苏联也没亲人了,就想回来。”
周秋萍点点头:“那行,要是有合适的,你都帮忙推荐一下。苏联的电脑水平应该还可以。”
她听说过一种说法,说90年代美国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实现信息化。就是因为91年苏联解体后,大批苏联专家赴美,使得他们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不管是真是假,先把人捡到碗里来再说。大批专家是不指望了,那是国家层面才能做的事。她能扒拉几个是几个。
第405章 去饭店补眠(捉虫)
高兴同志也带着两个小姑娘出房门了。
两个小丫头没看完春晚就睡着了, 半夜被吵醒了,待到天快亮的时候又迷迷糊糊睡过去,所以现在眼睛还睁不开, 小哈欠一个接着一个。到了客厅, 她俩直接爬上沙发,又靠着开始打盹。
高兴同志都心疼死了, 忍不住抱怨:“吵死了, 放了一夜的炮仗,搞得人连觉都睡不好。”
她伸手搂着两个丫头,开始琢磨:“要不去饭店睡吧,这谁吃的消啊。”
外面又是砰的一声炮仗响。
周秋萍微微皱眉,擦干自己的手:“我打个电话问问吧,看他们那边吵不吵。别到时候跑过去了, 他们那边也炮仗连天。”
饭店倒是还好, 因为楼层高, 因为位置特殊,周围居民减少, 倒是能够保证住宿环境的安静。
余家老两口收拾好了也上楼来, 听到周秋萍打电话问饭店的情况, 他俩本能地拒绝:“我们不住饭店。”
高女士赶紧解释:“不是这个事情,是太吵了,又是炮仗又是爆竹, 我们小东西都没睡好,还是去饭店睡吧。”
反正她家现在也没什么亲戚, 需要拜年的打个电话就行, 不必跑来跑去。
余母瞪大了眼睛,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哪能这么糟蹋钱呢?就为了几个炮仗, 还去饭店开房间。那得花多少钱啊?金山银山都经不住这样糟蹋。
“哎哟,不就是放几声炮仗吗?放完了就好了,还跑饭店去?”
他俩虽然不知道在饭店住一晚得多少钱。可光看看昨天吃饭的架势,他们就知道那绝对是烧钱的地方。钞票进去了不叫钞票,完全跟纸一样。
周秋萍没接他们的话茬,只招呼精神萎顿的小朋友:“来,我们先吃饭,吃过饭去饭店睡觉,好好睡舒服了。”
她自己掏钱住饭店,不需要别人指点她该不该住。
星星是个矫情鬼,特别娇气。这会儿还打着小呵欠,委委屈屈:“爸爸,宝宝困,宝宝要睡觉觉。”
余成赶紧过去把她抱了起来,对她完全没脾气:“好好好,我们宝宝先吃饭饭,吃过饭饭,我们去饭店睡觉觉。”
从头到尾,他们就跟没听到余家老两口的话一样。
彭阳也伸了个懒腰,跟着附和:“是该好好补个觉,这一夜可真够呛。”
说着,他就坐在餐桌边开始准备吃饭。
所有人都那样怡然自得,积极地往餐桌走,剩下余家两口子愈发突兀。
高兴同志倒是想起了要尽主人的责任,开口招呼了他们一声:“老哥哥老姐姐吃饭了,尝尝吧,我们也不耐烦自己烧,都是从饭店拿回来的现成货,煮一煮蒸一蒸就好。”
住不住饭店,是他们家的事儿。谁掏钱谁说了算。他们不想住,留下来就好,她家又不可能把人硬绑走。要他们急什么呢?
如果想省钱的话,她倒是可以把小朋友们带到农场。虽然农场也放烟花爆竹,但因为鸡群不能受惊,所以养殖场附近是绝对保持安静的。不怕被吵。
可养鸡场那是什么环境,远远比不上饭店啊。就算是招待所,也相当够呛。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跟孩子呢?
非得省那钱?
她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汤圆的汤,笑着招呼客人:“趁热吃最好吃,这家店的手艺扎实,早饭也很有名的。好多人过来点名,就想去他家吃个早饭。”
都是自己人没那么多讲究,餐桌上的人都已经开始动筷子了。这个说烧麦的确正宗,味道没话说。那个讲小笼才是真的一绝,味道简直了。
要高兴同志讲,最好吃的还是汤圆,一口咬下去,又不是很甜,香的要命。
餐桌上一时间除了碗勺筷子碰撞的声音之外,就是大家赞叹的声音。
周秋萍问了句卢振军:“现在苏联的科研人员日子都不好过吗?到底怎样了?”
直觉告诉她绝对好不了,如果真天下太平,那也不可能发展到下半年就突然间解体了。
所有的摆烂都不可能一蹴而发。
“好不到哪去,我们有的问题他们只会更严重。”卢振军摇摇头,“现在好多大学教授都想办法再找份工作,不然养不活家里。现在老百姓意见很大。”
彭阳插了句嘴:“他们各个共和国不都有民选总统上位了吗?是不是会好很多?”
苏联的阶层固化问题已经发展的很严重,前些年在政坛和大型国企担任重要职务的,基本都是官二代官三代。这些人喊万金油宣传口号那是驾轻就熟,垄断国家资源还是无他唯手熟尔。
因此,老百姓的意见很大。去年各个加盟共和国陆续有民选总统上位。大家受够了实际上的世袭制。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4444/236557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