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推荐阅读:魇运、道长,你居心不良啊(古言1v1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临时夫妻(nph)、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蹂纸浆(1v1校园h)、纷争之心(nph,西幻)、社畜罢辽(NP)、窥星(父女1v1)、
本来,这朝考是为了弥补春秋闱考八股带来的弊病,以时论为主,只不过现下春秋闱改考策论了,朝考也没来得及改考制。
夏安然细细阅卷,这次的题目主要以农桑、外敌、治灾三个方向为主,都不是特别生僻的考题,指向性颇为明显。
农桑一题,夏安然颇为擅长。
外敌,他倒是没什么经验,只能写一些浮夸的远交近攻,化整为零之类毫无建树的话。
至于治灾,本朝的天灾多以大旱,大雨,地震,大雪,瘟疫为主,另外还有决堤。
前几个都已经有了成熟的一套治理方法,唯有最后一个,黄河决堤一事,年年有,年年治,却也年年治不好。
红楼的世界观取明清间,黄河这事自然不可避免,夏安然在这生活了八年,几乎年年都可听到北边黄河决堤的事。
相反现代时常决堤的长江,倒是普遍比较太平。
这一来是因为现代时候气候影响,降雨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且新中国发展时候填湖行为导致的长江蓄洪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中国的政策一改前朝只治下游,在黄河中上游大力整治,固水土,建堤坝拦沙,治标也治本,加上现代建材抗压能力大增,花了五十多年才让黄河这条狂暴了几千年的巨龙能够安稳的停在黄淮平原。
……咦?
等等。
他想了想,还是落了笔。
提出了拦沙法和冲沙法。
这二者均是经过历史鉴定比较可靠可用的法子。
前者是新中国所使用,人为得造出黄河落差,建一定高度的堤坝,主要作用不是拦水、蓄水,而是通过层层蓄力在中游就拦截部分河沙,或引流,或分流,在中游就开始治水,而不把防汛压力全都放在下游。
同时,在中游治理水土。
此举见效慢,投入大,且受限于建筑材料。
另一举是下游治水,建立堤坝,以蓄水为目的,在条件成熟时汛期来临前一举放水,利用水流将黄河泥沙冲入黄海之中。
其效果是,在汛期来临前做好准备,等汛期来了,可大幅度减轻泥沙堆积而抬高河床的奉献。
二者在现代是结合实行的,在本时代,可能只能择一。
夏安然提了一下,并未深入,他并不是这一行的行家,多写多错,他转而去提到灾后防疫问题了。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理由十分简单,大灾之后,救援不及时,大量的人畜尸体堆积腐败,加上公共设施损毁,清污行动停止,细菌和病毒会在极端的时间内爆发。同时,极易滋生蚊蝇鼠,而这些动物会携带并传播大量病菌。
且此时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受伤人口众多,饮用水没有煮沸饮用的习惯,伤口处理不及时,又有停尸习惯,可不就容易引发大疫吗。
夏安然粗粗写了几个防治疫病的方法,比如牲畜尸体也要火化,万万不可放着或填埋处理,更不可食用,饮水要饮用活水,或是派专人检查其水源上游是否有赃物,避免食用地下水。
尤其是在地动之后,绝不能饮用井水。
而且水源一定要煮沸后饮用,救灾官员最好将百姓集中管理,一起饮食饮水,避免百姓食用不洁物品,异地排泄,及时处理赃物秽物,石灰消毒,填平聚集区附近的沟渠、暗洞,撒雄黄熏艾草。鼠虫类见则灭杀。
倘若发现有人得病,及时隔离治疗,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消毒等等。
写完之后,他情不自禁叹了口气,关键还是,得有钱啊。
——看着卷子的户部官员也叹了口气,又是钱啊!
户部、工部二部自打这次春闱以来,就没有停过,春闱一次,殿试一次,现在又来!!!
每一次,每一次都是这个人!
夏!景!熙!
不过是区区二甲进士,还是排名靠后的,偏偏入了今上的眼。
春闱时后他写了怎么赚钱——以投入农业为开始。
殿试他写了要达成众多目的,前提是要赚钱。
朝考这人也画了一巨大的饼子,结果十分美好诱人,前提是投钱!
哪来的钱!
作者有话要说: 呃,虽然不知道你们有木有注意到,文章里面有一个小TIP,是作者君查了资料才知道的哟。
就是黄河在明清时候入海口不是渤海,而是黄海。
作者君是个90后,(将将踩线那种)实话说我小时候还有发生过黄河长江决堤的情况,98年抗洪救灾估计很多小年轻们都已经没有印象啦,但是作者君那时候坐在电视机前,哭的眼泪稀里哗啦的,尤其是官兵被硬生生冲走的一幕,可能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所以这章里面夹带了些私心,粗略得写了些黄河治理的事。
新中国自建国就开始治理黄河,现在黄河在很多人眼里都已经是一条相对比较温顺的河了,甚至比起洪涝,听到更多的名词都是断流。但是在古代的各个朝代,她都是非常残暴的。
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沙太多。实则这些沙养分很足,但是并没有办法去利用。
作者君当年高考3 1是加地理的,老师教黄河这节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地上河”这个词汇,起因就是黄河泥沙量太大,下游又干旱没有水流补入,黄河水势减缓,泥沙堆积,最终把黄河抬高,决堤。
--
夏安然细细阅卷,这次的题目主要以农桑、外敌、治灾三个方向为主,都不是特别生僻的考题,指向性颇为明显。
农桑一题,夏安然颇为擅长。
外敌,他倒是没什么经验,只能写一些浮夸的远交近攻,化整为零之类毫无建树的话。
至于治灾,本朝的天灾多以大旱,大雨,地震,大雪,瘟疫为主,另外还有决堤。
前几个都已经有了成熟的一套治理方法,唯有最后一个,黄河决堤一事,年年有,年年治,却也年年治不好。
红楼的世界观取明清间,黄河这事自然不可避免,夏安然在这生活了八年,几乎年年都可听到北边黄河决堤的事。
相反现代时常决堤的长江,倒是普遍比较太平。
这一来是因为现代时候气候影响,降雨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且新中国发展时候填湖行为导致的长江蓄洪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中国的政策一改前朝只治下游,在黄河中上游大力整治,固水土,建堤坝拦沙,治标也治本,加上现代建材抗压能力大增,花了五十多年才让黄河这条狂暴了几千年的巨龙能够安稳的停在黄淮平原。
……咦?
等等。
他想了想,还是落了笔。
提出了拦沙法和冲沙法。
这二者均是经过历史鉴定比较可靠可用的法子。
前者是新中国所使用,人为得造出黄河落差,建一定高度的堤坝,主要作用不是拦水、蓄水,而是通过层层蓄力在中游就拦截部分河沙,或引流,或分流,在中游就开始治水,而不把防汛压力全都放在下游。
同时,在中游治理水土。
此举见效慢,投入大,且受限于建筑材料。
另一举是下游治水,建立堤坝,以蓄水为目的,在条件成熟时汛期来临前一举放水,利用水流将黄河泥沙冲入黄海之中。
其效果是,在汛期来临前做好准备,等汛期来了,可大幅度减轻泥沙堆积而抬高河床的奉献。
二者在现代是结合实行的,在本时代,可能只能择一。
夏安然提了一下,并未深入,他并不是这一行的行家,多写多错,他转而去提到灾后防疫问题了。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理由十分简单,大灾之后,救援不及时,大量的人畜尸体堆积腐败,加上公共设施损毁,清污行动停止,细菌和病毒会在极端的时间内爆发。同时,极易滋生蚊蝇鼠,而这些动物会携带并传播大量病菌。
且此时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受伤人口众多,饮用水没有煮沸饮用的习惯,伤口处理不及时,又有停尸习惯,可不就容易引发大疫吗。
夏安然粗粗写了几个防治疫病的方法,比如牲畜尸体也要火化,万万不可放着或填埋处理,更不可食用,饮水要饮用活水,或是派专人检查其水源上游是否有赃物,避免食用地下水。
尤其是在地动之后,绝不能饮用井水。
而且水源一定要煮沸后饮用,救灾官员最好将百姓集中管理,一起饮食饮水,避免百姓食用不洁物品,异地排泄,及时处理赃物秽物,石灰消毒,填平聚集区附近的沟渠、暗洞,撒雄黄熏艾草。鼠虫类见则灭杀。
倘若发现有人得病,及时隔离治疗,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消毒等等。
写完之后,他情不自禁叹了口气,关键还是,得有钱啊。
——看着卷子的户部官员也叹了口气,又是钱啊!
户部、工部二部自打这次春闱以来,就没有停过,春闱一次,殿试一次,现在又来!!!
每一次,每一次都是这个人!
夏!景!熙!
不过是区区二甲进士,还是排名靠后的,偏偏入了今上的眼。
春闱时后他写了怎么赚钱——以投入农业为开始。
殿试他写了要达成众多目的,前提是要赚钱。
朝考这人也画了一巨大的饼子,结果十分美好诱人,前提是投钱!
哪来的钱!
作者有话要说: 呃,虽然不知道你们有木有注意到,文章里面有一个小TIP,是作者君查了资料才知道的哟。
就是黄河在明清时候入海口不是渤海,而是黄海。
作者君是个90后,(将将踩线那种)实话说我小时候还有发生过黄河长江决堤的情况,98年抗洪救灾估计很多小年轻们都已经没有印象啦,但是作者君那时候坐在电视机前,哭的眼泪稀里哗啦的,尤其是官兵被硬生生冲走的一幕,可能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所以这章里面夹带了些私心,粗略得写了些黄河治理的事。
新中国自建国就开始治理黄河,现在黄河在很多人眼里都已经是一条相对比较温顺的河了,甚至比起洪涝,听到更多的名词都是断流。但是在古代的各个朝代,她都是非常残暴的。
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沙太多。实则这些沙养分很足,但是并没有办法去利用。
作者君当年高考3 1是加地理的,老师教黄河这节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地上河”这个词汇,起因就是黄河泥沙量太大,下游又干旱没有水流补入,黄河水势减缓,泥沙堆积,最终把黄河抬高,决堤。
--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6793/240549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