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6节
推荐阅读:淫乱寂寞人妻、[历史同人] 大唐诡务司、[综漫] 我靠马甲系统组成了祗王一族、[综漫] 原来我是汤姆苏、[柯南同人] 侦探总怀疑我是嫌疑人、清风啸江湖、[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样、拯救华夏,从打造戴森球开始!、[火影] 章鱼小丸子、[原神+星铁] 谁还不是条龙了、
“实在不行,我就回城里收废品去!你可别看不起那些收废品的,这一行做好了,一年挣几百万轻轻松松的,就算没有几百万,我一年挣个几十万,咱们父子俩也能过上好日子。”
唉,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为了争取到每年的奖学金,期末的时候累成狗,大学四年别说谈恋爱了,他连同班同学都没怎么混熟,没想到折腾了四年,到头来却还是要去收废品……早知道他高中毕业就去收废品算了。
不过,就算重头再来,江小满还是会坚持去上大学的,他爸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有句话说得对,上过大学的,跟没上大学的,真的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就在江小满跟他爹为了就业的事情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刚才发到个人页面上的那条短视频,浏览量突然暴增。
其实这几年各种乡村短视频已经开始泛滥了,网友们从一开始的津津有味,到现在的索然乏味,有时候甚至看了第一眼就刷过去了,江小满想要靠拍短视频,再向几年前那边爆火,其实希望不大。
但谁让江小满在卖手工花布鞋的老阿嬷摊子上呆的时间太长呢,其实一开始他只是想多拍点产品细节,到时候拿去找同学帮忙推销一下,他虽然不混汉服圈子,但也知道能玩儿得起汉服的基本都是富婆,他也没想宰客,就想卖点土特产给他爸多买几斤肉吃。
结果就因为在这个摊子上耽搁太久了,后面好多素材都没拍到,编辑视频的时候,不自觉就用了很多手工花布鞋的素材。
一开始是关注他的几个女同学,看到她们念念不忘的手工花布鞋重出江湖,喜出望外,艾特了同袍们来围观,再后来,同袍们也辨认不出这是什么年代的,又艾特了汉服圈子里的几个大佬。
结果居然还真有大佬回复了,这位大佬非常耿直,只回复了几个字:认不出,想买!
大佬的粉丝们哈哈大笑,激情点赞,把大佬的回复顶到了第一位,后面还有一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喊着想买,让江小满赶紧上小黄车。
江小满哪有小黄车给她们?
从平时寥寥几百个点击量,一下子飙升到好几万,江小满激动的有些睡不着,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晚上过去了,他这个剪辑堪称粗糙的视频非但没有凉了,热度反而越来越高,早上的点击量已经突破二十万了。
看着评论区里一排排求上架的新粉丝,江小满觉得,自己应该找时间去一趟江弯村了。
因为心里存着事儿,早饭江小满就随便做了点,昨晚炖的大骨头汤,煮沸之后做了一大锅面疙瘩,又从坛子里拿了一把酸芋头杆出来切段炒熟,简单吃了点,就急匆匆下山了。
学校经费有限,他自己也不富裕,没办法天天请孩子们吃肉,所以今天的中午饭就只有一大盆辣椒炒洋芋片、一盆清炒卷心菜,外加一个牛皮菜蛋花汤,看着小家伙们失望的眼神,江小满心里挺难受的,但也没办法,学校里养的鸡都是留着下蛋的,不能说学生们馋了就杀几只,这样以后别说肉了,连鸡蛋都吃不上了。
不过,昨天熬猪油的时候江小满留了半盆猪油渣,炒洋芋片和卷心菜的时候放了两勺进去,原本寡淡无味的蔬菜,立刻变得油汪汪的,孩子们吃的头也不抬,连菜汤都舀起来拌饭吃掉了。
这些菜如果放在城里的学校,家委会看了都要打电话报警了,怀疑学校是不是贪墨了学生的伙食费。可在他们郎山乡小学,这已经是他们日常能给孩子们提供的最好的伙食了。
中午江小满特意多做了点菜让江百川他们留着晚上吃,又跟他说下午要去一趟江湾村找人,听说他是去找那个做花布鞋的老阿嬷,江百川倒是笑了——
“二年级的江盼就是江湾村的,你要去他们村找人,直接找他妈妈陈姐,那是个热心肠的。”
这可真是巧了!江小满赶紧拿出手机,点开了上次加的陈嫂的微信,江百川一看,俩人居然连微信都加上了,顿时也乐了:“你去忙你的吧,明天有事的话就别来学校帮忙了,我去村里叫个人来帮忙做顿饭好了。”
这就是学校在村里的好处了,乡下人情味浓,平时学校有个什么事情,大家都会来搭把手。
其实他们郎山乡小学所在的这个郎山村,才是建国初期郎山乡的行政核心,后来因为这一片实在没有地方可以扩建了,而且修路过来成本实在太高,县里就根据上面的意见,把整个郎山乡搬迁到了现在乡政府所在的盟山镇,把他们这里变成了郎山村。不过因为这里实在太偏了,所以学校就留了下来,用的还是郎山乡小学的牌子。
所以尴尬的事情来了,郎山乡真正的乡镇小学其实是现在的盟山中心小学,而郎山乡小学,实际上却是一个早就该被撤并淘汰的村小。
之所以没有撤并,是因为这大山深处,有太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让孩子去镇上住校上学、还有来回交通的费用……
虽然村小师资力量有限,但江百川也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给予了这帮孩子最好的,村里人也一样,学校有事叫一声,基本上都会来搭把手。
“明天我还来帮忙,过几天可能要跟我爸去一趟板栗沟走亲戚。对了,我爸让我跟你说,学校的洋芋你放着别动,等我家的收完了他来帮你收。”江小满突然想起这件事,忙叮嘱他道。
“就那么两亩地的洋芋,还用得着你爸下来帮忙?放心吧,学校也有劳动课的,我都给他们安排好了。”江百川笑得跟个家里有一百个长工的土财主似得,“周四周五两天的劳动课,我叫他们把地里的洋芋都收上来,再把地耕一下,粪肥撒一撒,回头种两亩小黄姜,卖了钱给小家伙们买肉吃!”
江小满一脸黑线地看着他叔:“他们不会还要负责开学的时候给操场拔草吧?”
江小满至今还记得,以前他在郎山乡小学上学的时候,每年暑假返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家一起去操场拔草,然后回教室打扫卫生,开学第一课,永恒的劳动课!
“你懂什么?这才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江百川得意洋洋地显摆着他的学生综合素质,那真是进可上学退可搬砖,扔到社会上也绝对不会饿死。
江小满:“……”
厉害了我的江校长!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劳动课,我们八零后太惨了,小时候开学要打扫卫生,现在有了娃,要去学校给孩子打扫卫生,就离谱!感觉全中国都在逮着八零后这一代在薅羊毛,据说马上等着咱们的还有房产税和延迟退休,行了,直接毁灭吧!感谢在2021-11-12 11:52:34~2021-11-13 10:30: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西江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个小仙女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章
既然江百川这里能找到人帮他做饭,江小满索性空出两天半的时间,除了板栗沟之外,他还想去那个上唐村看看,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去拜访一下那位唐老板,就是不知道人家现在家大业大,有没有时间接待他这个穷学生了。
不管怎样,江小满都想去上唐村跑一趟,他想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中午吃完饭,江小满背着背篓,先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点糕饼红糖,从村里出发,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江湾村。
这可真是望山跑死马,江湾村站在山上看着不远,下山后还要沿着河道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好在这一片的民居都是沿河而建,一家家的特别好认,江小满提前跟陈嫂要了她家的定位,请她帮忙带路,找到了翠屏阿嬷家。
没想到翠屏阿嬷家看着条件居然还不错,一栋两层半的小楼,外面居然还贴了瓷砖!
一问才知道,原来翠屏阿嬷生了三个女儿,这小楼都是三个女婿帮忙造的。
谁能想到呢?当年生了几个儿子的现在落魄到住在四面透风的老宅子里,哪个儿子也不想养,反倒是翠屏阿嬷这样生了三个女儿的,老来享了女儿女婿的福。
翠屏阿嬷的三个女儿每个月都给她五百块钱生活费,他们老夫妻俩日子并不难过,不过老一辈都这样,尤其是农村很多老人家,只要还能干的动,总想给儿女多攒点,翠屏阿嬷年轻的时候绣花就是个巧手,现在年纪大了,靠着这门手艺,每年也能攒点钱给外孙外孙女们过年发个红包啥的。
听到江小满说想跟她定制花布鞋,翠屏阿嬷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门生意是真的稳妥,但手工绣花是个耗时间的细致活儿,她担心江小满说的那些个客户等不了那么多时间。
“这个您放心,我就接那些不急着拿货的,人家愿意等,而且是先付定金的,到时候就算人家等不及不要了,这个鞋子我还是会照原价给您钱的,我这个买鞋的都不怕,您这卖鞋的怕啥?”
江小满算过这笔账的,汉服圈子里一般这种根据尺码定制的都是要付定金的,其实定金基本上就能保本了,后面的尾款都是利润。
退一步说,就算客户毁约不要了,他顶多就是不赚钱保本,定金可以拿去给翠屏阿嬷,客户不要的鞋子,他还能挂咸鱼转手呢。
算来算去,这都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单是翠屏阿嬷,他还打算在村子里再多找几个会做这种老花布绣花鞋的婶娘嫂子们一起干呢。
“真的啊?那我行吗?我也会拿竹绷子绣花呢,我家的枕巾枕套都是我自己绣的。”陈嫂惊喜道。
“当然可以啦,陈嫂,你能不能帮我问问看,村里还有多少人会做这种老式的绣花鞋?或者可以根据我提供的花样子做绣花鞋的,我打算在网上开店卖这种鞋。现在好多喜欢汉服的城里妹子都在找这种绣花鞋呢,肯定能卖得掉!”
“那好哇!反正我们平时在家里也没啥事,村里也找不到活儿做,做双绣花鞋能挣个十几块钱也是好的。”陈嫂是个嘴巴快的,说到这里就忍不住跟江小满倒起了苦水。
像她们这样为了照顾老人孩子留在大山里的女人们,想挣点钱实在是太难了!家里老人孩子离不开人照顾,所以即便是知道板栗沟那边摘项目一天能挣一两百,因为每天晚上要照顾家里,她们也只能暗暗羡慕,根本没办法抛下一家老小去赚钱。
毕竟,人家招工的说了,集中采摘那十来天,采摘工吃住都在板栗沟那边的,她们怎么可能抛下孩子半个月不管?
至于家门口的活儿,那基本是没有,每年种点洋芋红薯的,也只够自己家吃的,一应花费都是要靠男人在外面挣钱。
“我家男人在厂里给人做家具的,一个月能挣四千多,去掉他自己吃喝,再存一点,每个月给我一千块,供我家四口人吃喝,还要攒点钱留着给孩子读书,哎!要是咱们这里也能像板栗沟那样,来个种香菇的大户就好了!”
“不说一天一百多,就是挣几十块我也愿意呀。”说起板栗沟那边,陈嫂的语气里充满了羡慕。
江小满也沉默了。
他想说以后咱们或许也能在家门口就找到活儿做,但现在的他,还不敢给出这种保证,一切,都要等到他去了上唐村,见到了那位唐老板才能定下来。
不过,远的先不说,眼下却有个能赚点零花钱的买卖,可以带着大伙儿试试。
和翠屏阿嬷定好了已经私信他要定制花布鞋的数量和尺码,江小满又委托陈嫂帮他在村里摸摸底,看看有多少人会这门手艺,以及一双鞋大概多长时间能做好,这样他就能根据工时来计算最终的售价大概是在多少。
不过,这个提议却被陈嫂给否决了。
“我怕卖的太贵了人家不乐意买,这样吧,你等我先去问问,依我看要不这样,你就定下来一双鞋多少钱能收,愿意多做的就自己辛苦点,腾不出手的,三天五天做一双,这钱就算的白来的,晚上看着孩子写作业,顺带着也就做了。”
陈嫂生怕江小满跟人谈崩了,把这门买卖给弄黄了,其实前几年入冬的时候,她也学着人家做了棉鞋去镇上摆摊卖,一双鞋十五元,去掉成本能挣个三、五块钱也不错了。
这买卖一年最多只有年前那两个月,很多出门打工的自己来不及做,就会到街上买现成的,过完年就没人买了。可江小满这边,听他说的意思,只要物美价廉,一年到头都能做,那就是一桩稳妥买卖了。
“行!那陈嫂你帮我问问看,春秋的单布鞋我这边按照三十元一双收,秋冬的到时候再看,反正肯定比单鞋高。另外再帮我找几个手艺好手巧的,我这边还有人要自己带花样子定做呢,这个就贵一点,一双鞋我按照花样复杂程度给钱,简单的八十块钱一双,复杂的咱们再谈,你看咋样?”
“还能咋样?这肯定能成呀!我第一个报名!不信你回头拿个花样子来给我试试,我不跟你吹牛,年轻那会儿,连凤凰都能绣!”陈嫂得意道。
“真的呀?那你家里有现成的吗?能不能带我去看看?”江小满没想到还有这等意外收获,一时也有些心痒起来。
“成啊,走!现在就去我家,我给你看我做姑娘那会儿绣的枕巾鞋面。”陈嫂的性格倒是爽利得很,当即就要带江小满回家看样品。
正好翠屏阿嬷这边也聊的差不多了,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江小满怕她接受不了新花样,想了想,以后还是让她做做基础款好了,创新样式还是得多找点像陈嫂这样的年轻媳妇儿。
陈嫂家也是沿河建的两层半的小楼,这边的民宅格局都差不多,因为沿河太潮湿了,顶层都造有阁楼,专门拿来储存粮食防止受潮的。不过陈嫂家条件比不上翠屏阿嬷,整栋楼就只用红砖水泥造了个框架,外面也没有用白水泥和瓷砖装饰过,露在外面的红砖,有的砖缝里都开始长出瓦松了。
进了屋子里,正中间是一个陈旧的饭桌,旁边也是用红砖砌了一个灶台,大概是没钱装窗玻璃,一楼的几个窗户都是用塑料袋蒙起来的,因为通风不好,屋子里有一股霉气,光线也很暗。
江小满略显局促地坐在饭桌边的小板凳上,其实他们家也穷,但因为他爸年轻的时候学过木匠手艺,所以家里的家具都是自己打的,结实又耐用。再看看陈嫂家,唯一的一张饭桌还断了一条腿,下面拿一根颜色不一样的棍子钉上了,还缺了一截,下边垫了一块红砖,饭桌四面的凳子都不是一个样式的,有靠背的也有四方的小凳子,显得寒酸又可怜。
他当然不会因为这个就笑话陈嫂,实际上,在他们郎山,有好些住在山里的人家,连这两层半的砖楼都住不上呢。他自己家也只是两层的土房子,就是那种几十年前用黄泥巴做的泥砖砌的房子,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在这种老房子里住着,吃饭的时候千万别大声说话,不然能震下来一层灰,家里饭菜上都给你撒均匀了。
陈嫂先给他倒了一杯茶,然后上二楼自己的卧室去,很快就拿了一个老式的包袱皮出来,揭开包袱皮,里面居然是一层层叠好的土绣床品和鞋面之类的绣品,看得出来绣品的主人将它们保存的非常仔细,连边缘裁剪的毛边儿都清晰可见。
再看看这上面的刺绣,也是和翠屏阿嬷用的差不多的手法,江小满知道,这就是他们这里最常见的竹绷土绣了。
江小满是被他爸赶场捡回来的,江有粮一辈子也穷的没娶上媳妇儿,按理说他们家是不会出现绣品这玩意儿的,但,谁让他是被祭巫亲口夸了“有大福气”的孩子呢?
自从江有粮抱着江小满从祭巫家里走出来,这个预言就迅速传遍了四里八乡。
那个时代的山民都很迷信,主要也是穷怕了,一听说老天爷赐了一个“有大福气”的孩子给他们,住在附近的乡亲们都想来结个善缘。
一个襁褓中的奶娃娃,送什么礼合适?
除了自家的老母鸡和鸡蛋、挂面之外,送的最多的就是自家做的小衣裳小被子什么的了,郎山这边的习俗就是这样,给小孩子用的被褥衣裳都要绣上些五毒之类的图案,江小满从小到大的衣裳鞋袜都是这么来的,对于这种本地土绣手法简直不要太熟悉!
“好!太好了!这个真好看!”江小满眼眶微红,想到了他家樟木箱子里那些左邻右里的婶娘阿嬷们给自己做的那些小衣裳,这一刻,他想,就算是为了从小到大四季不缺的那些衣裳,他也要去拼一把!
唐老板能做得成的事儿,他未必做不成!即便学不了十成十,能给乡亲们挣点儿买肉买面的零花钱也是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13 10:30:18~2021-11-14 12:50: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琪花玉树 30瓶;好大一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章
陈嫂没有夸张,她的土绣技法真的比翠屏阿嬷还要精湛,只是,江小满疑惑的是——
“陈嫂您这手艺这么好,怎么不自己做绣品去卖呢?”
这不比种地赚钱吗?
“卖给哪个呀?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用这种带刺绣的啦,都要用机绣的,那个又好看,又便宜,用着又舒服,我们这个,没人要咯~”陈嫂的语气里有着挡不住的惆怅。
唉,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为了争取到每年的奖学金,期末的时候累成狗,大学四年别说谈恋爱了,他连同班同学都没怎么混熟,没想到折腾了四年,到头来却还是要去收废品……早知道他高中毕业就去收废品算了。
不过,就算重头再来,江小满还是会坚持去上大学的,他爸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有句话说得对,上过大学的,跟没上大学的,真的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就在江小满跟他爹为了就业的事情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刚才发到个人页面上的那条短视频,浏览量突然暴增。
其实这几年各种乡村短视频已经开始泛滥了,网友们从一开始的津津有味,到现在的索然乏味,有时候甚至看了第一眼就刷过去了,江小满想要靠拍短视频,再向几年前那边爆火,其实希望不大。
但谁让江小满在卖手工花布鞋的老阿嬷摊子上呆的时间太长呢,其实一开始他只是想多拍点产品细节,到时候拿去找同学帮忙推销一下,他虽然不混汉服圈子,但也知道能玩儿得起汉服的基本都是富婆,他也没想宰客,就想卖点土特产给他爸多买几斤肉吃。
结果就因为在这个摊子上耽搁太久了,后面好多素材都没拍到,编辑视频的时候,不自觉就用了很多手工花布鞋的素材。
一开始是关注他的几个女同学,看到她们念念不忘的手工花布鞋重出江湖,喜出望外,艾特了同袍们来围观,再后来,同袍们也辨认不出这是什么年代的,又艾特了汉服圈子里的几个大佬。
结果居然还真有大佬回复了,这位大佬非常耿直,只回复了几个字:认不出,想买!
大佬的粉丝们哈哈大笑,激情点赞,把大佬的回复顶到了第一位,后面还有一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喊着想买,让江小满赶紧上小黄车。
江小满哪有小黄车给她们?
从平时寥寥几百个点击量,一下子飙升到好几万,江小满激动的有些睡不着,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晚上过去了,他这个剪辑堪称粗糙的视频非但没有凉了,热度反而越来越高,早上的点击量已经突破二十万了。
看着评论区里一排排求上架的新粉丝,江小满觉得,自己应该找时间去一趟江弯村了。
因为心里存着事儿,早饭江小满就随便做了点,昨晚炖的大骨头汤,煮沸之后做了一大锅面疙瘩,又从坛子里拿了一把酸芋头杆出来切段炒熟,简单吃了点,就急匆匆下山了。
学校经费有限,他自己也不富裕,没办法天天请孩子们吃肉,所以今天的中午饭就只有一大盆辣椒炒洋芋片、一盆清炒卷心菜,外加一个牛皮菜蛋花汤,看着小家伙们失望的眼神,江小满心里挺难受的,但也没办法,学校里养的鸡都是留着下蛋的,不能说学生们馋了就杀几只,这样以后别说肉了,连鸡蛋都吃不上了。
不过,昨天熬猪油的时候江小满留了半盆猪油渣,炒洋芋片和卷心菜的时候放了两勺进去,原本寡淡无味的蔬菜,立刻变得油汪汪的,孩子们吃的头也不抬,连菜汤都舀起来拌饭吃掉了。
这些菜如果放在城里的学校,家委会看了都要打电话报警了,怀疑学校是不是贪墨了学生的伙食费。可在他们郎山乡小学,这已经是他们日常能给孩子们提供的最好的伙食了。
中午江小满特意多做了点菜让江百川他们留着晚上吃,又跟他说下午要去一趟江湾村找人,听说他是去找那个做花布鞋的老阿嬷,江百川倒是笑了——
“二年级的江盼就是江湾村的,你要去他们村找人,直接找他妈妈陈姐,那是个热心肠的。”
这可真是巧了!江小满赶紧拿出手机,点开了上次加的陈嫂的微信,江百川一看,俩人居然连微信都加上了,顿时也乐了:“你去忙你的吧,明天有事的话就别来学校帮忙了,我去村里叫个人来帮忙做顿饭好了。”
这就是学校在村里的好处了,乡下人情味浓,平时学校有个什么事情,大家都会来搭把手。
其实他们郎山乡小学所在的这个郎山村,才是建国初期郎山乡的行政核心,后来因为这一片实在没有地方可以扩建了,而且修路过来成本实在太高,县里就根据上面的意见,把整个郎山乡搬迁到了现在乡政府所在的盟山镇,把他们这里变成了郎山村。不过因为这里实在太偏了,所以学校就留了下来,用的还是郎山乡小学的牌子。
所以尴尬的事情来了,郎山乡真正的乡镇小学其实是现在的盟山中心小学,而郎山乡小学,实际上却是一个早就该被撤并淘汰的村小。
之所以没有撤并,是因为这大山深处,有太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让孩子去镇上住校上学、还有来回交通的费用……
虽然村小师资力量有限,但江百川也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给予了这帮孩子最好的,村里人也一样,学校有事叫一声,基本上都会来搭把手。
“明天我还来帮忙,过几天可能要跟我爸去一趟板栗沟走亲戚。对了,我爸让我跟你说,学校的洋芋你放着别动,等我家的收完了他来帮你收。”江小满突然想起这件事,忙叮嘱他道。
“就那么两亩地的洋芋,还用得着你爸下来帮忙?放心吧,学校也有劳动课的,我都给他们安排好了。”江百川笑得跟个家里有一百个长工的土财主似得,“周四周五两天的劳动课,我叫他们把地里的洋芋都收上来,再把地耕一下,粪肥撒一撒,回头种两亩小黄姜,卖了钱给小家伙们买肉吃!”
江小满一脸黑线地看着他叔:“他们不会还要负责开学的时候给操场拔草吧?”
江小满至今还记得,以前他在郎山乡小学上学的时候,每年暑假返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家一起去操场拔草,然后回教室打扫卫生,开学第一课,永恒的劳动课!
“你懂什么?这才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江百川得意洋洋地显摆着他的学生综合素质,那真是进可上学退可搬砖,扔到社会上也绝对不会饿死。
江小满:“……”
厉害了我的江校长!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劳动课,我们八零后太惨了,小时候开学要打扫卫生,现在有了娃,要去学校给孩子打扫卫生,就离谱!感觉全中国都在逮着八零后这一代在薅羊毛,据说马上等着咱们的还有房产税和延迟退休,行了,直接毁灭吧!感谢在2021-11-12 11:52:34~2021-11-13 10:30: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西江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个小仙女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章
既然江百川这里能找到人帮他做饭,江小满索性空出两天半的时间,除了板栗沟之外,他还想去那个上唐村看看,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想去拜访一下那位唐老板,就是不知道人家现在家大业大,有没有时间接待他这个穷学生了。
不管怎样,江小满都想去上唐村跑一趟,他想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中午吃完饭,江小满背着背篓,先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点糕饼红糖,从村里出发,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江湾村。
这可真是望山跑死马,江湾村站在山上看着不远,下山后还要沿着河道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好在这一片的民居都是沿河而建,一家家的特别好认,江小满提前跟陈嫂要了她家的定位,请她帮忙带路,找到了翠屏阿嬷家。
没想到翠屏阿嬷家看着条件居然还不错,一栋两层半的小楼,外面居然还贴了瓷砖!
一问才知道,原来翠屏阿嬷生了三个女儿,这小楼都是三个女婿帮忙造的。
谁能想到呢?当年生了几个儿子的现在落魄到住在四面透风的老宅子里,哪个儿子也不想养,反倒是翠屏阿嬷这样生了三个女儿的,老来享了女儿女婿的福。
翠屏阿嬷的三个女儿每个月都给她五百块钱生活费,他们老夫妻俩日子并不难过,不过老一辈都这样,尤其是农村很多老人家,只要还能干的动,总想给儿女多攒点,翠屏阿嬷年轻的时候绣花就是个巧手,现在年纪大了,靠着这门手艺,每年也能攒点钱给外孙外孙女们过年发个红包啥的。
听到江小满说想跟她定制花布鞋,翠屏阿嬷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门生意是真的稳妥,但手工绣花是个耗时间的细致活儿,她担心江小满说的那些个客户等不了那么多时间。
“这个您放心,我就接那些不急着拿货的,人家愿意等,而且是先付定金的,到时候就算人家等不及不要了,这个鞋子我还是会照原价给您钱的,我这个买鞋的都不怕,您这卖鞋的怕啥?”
江小满算过这笔账的,汉服圈子里一般这种根据尺码定制的都是要付定金的,其实定金基本上就能保本了,后面的尾款都是利润。
退一步说,就算客户毁约不要了,他顶多就是不赚钱保本,定金可以拿去给翠屏阿嬷,客户不要的鞋子,他还能挂咸鱼转手呢。
算来算去,这都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单是翠屏阿嬷,他还打算在村子里再多找几个会做这种老花布绣花鞋的婶娘嫂子们一起干呢。
“真的啊?那我行吗?我也会拿竹绷子绣花呢,我家的枕巾枕套都是我自己绣的。”陈嫂惊喜道。
“当然可以啦,陈嫂,你能不能帮我问问看,村里还有多少人会做这种老式的绣花鞋?或者可以根据我提供的花样子做绣花鞋的,我打算在网上开店卖这种鞋。现在好多喜欢汉服的城里妹子都在找这种绣花鞋呢,肯定能卖得掉!”
“那好哇!反正我们平时在家里也没啥事,村里也找不到活儿做,做双绣花鞋能挣个十几块钱也是好的。”陈嫂是个嘴巴快的,说到这里就忍不住跟江小满倒起了苦水。
像她们这样为了照顾老人孩子留在大山里的女人们,想挣点钱实在是太难了!家里老人孩子离不开人照顾,所以即便是知道板栗沟那边摘项目一天能挣一两百,因为每天晚上要照顾家里,她们也只能暗暗羡慕,根本没办法抛下一家老小去赚钱。
毕竟,人家招工的说了,集中采摘那十来天,采摘工吃住都在板栗沟那边的,她们怎么可能抛下孩子半个月不管?
至于家门口的活儿,那基本是没有,每年种点洋芋红薯的,也只够自己家吃的,一应花费都是要靠男人在外面挣钱。
“我家男人在厂里给人做家具的,一个月能挣四千多,去掉他自己吃喝,再存一点,每个月给我一千块,供我家四口人吃喝,还要攒点钱留着给孩子读书,哎!要是咱们这里也能像板栗沟那样,来个种香菇的大户就好了!”
“不说一天一百多,就是挣几十块我也愿意呀。”说起板栗沟那边,陈嫂的语气里充满了羡慕。
江小满也沉默了。
他想说以后咱们或许也能在家门口就找到活儿做,但现在的他,还不敢给出这种保证,一切,都要等到他去了上唐村,见到了那位唐老板才能定下来。
不过,远的先不说,眼下却有个能赚点零花钱的买卖,可以带着大伙儿试试。
和翠屏阿嬷定好了已经私信他要定制花布鞋的数量和尺码,江小满又委托陈嫂帮他在村里摸摸底,看看有多少人会这门手艺,以及一双鞋大概多长时间能做好,这样他就能根据工时来计算最终的售价大概是在多少。
不过,这个提议却被陈嫂给否决了。
“我怕卖的太贵了人家不乐意买,这样吧,你等我先去问问,依我看要不这样,你就定下来一双鞋多少钱能收,愿意多做的就自己辛苦点,腾不出手的,三天五天做一双,这钱就算的白来的,晚上看着孩子写作业,顺带着也就做了。”
陈嫂生怕江小满跟人谈崩了,把这门买卖给弄黄了,其实前几年入冬的时候,她也学着人家做了棉鞋去镇上摆摊卖,一双鞋十五元,去掉成本能挣个三、五块钱也不错了。
这买卖一年最多只有年前那两个月,很多出门打工的自己来不及做,就会到街上买现成的,过完年就没人买了。可江小满这边,听他说的意思,只要物美价廉,一年到头都能做,那就是一桩稳妥买卖了。
“行!那陈嫂你帮我问问看,春秋的单布鞋我这边按照三十元一双收,秋冬的到时候再看,反正肯定比单鞋高。另外再帮我找几个手艺好手巧的,我这边还有人要自己带花样子定做呢,这个就贵一点,一双鞋我按照花样复杂程度给钱,简单的八十块钱一双,复杂的咱们再谈,你看咋样?”
“还能咋样?这肯定能成呀!我第一个报名!不信你回头拿个花样子来给我试试,我不跟你吹牛,年轻那会儿,连凤凰都能绣!”陈嫂得意道。
“真的呀?那你家里有现成的吗?能不能带我去看看?”江小满没想到还有这等意外收获,一时也有些心痒起来。
“成啊,走!现在就去我家,我给你看我做姑娘那会儿绣的枕巾鞋面。”陈嫂的性格倒是爽利得很,当即就要带江小满回家看样品。
正好翠屏阿嬷这边也聊的差不多了,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江小满怕她接受不了新花样,想了想,以后还是让她做做基础款好了,创新样式还是得多找点像陈嫂这样的年轻媳妇儿。
陈嫂家也是沿河建的两层半的小楼,这边的民宅格局都差不多,因为沿河太潮湿了,顶层都造有阁楼,专门拿来储存粮食防止受潮的。不过陈嫂家条件比不上翠屏阿嬷,整栋楼就只用红砖水泥造了个框架,外面也没有用白水泥和瓷砖装饰过,露在外面的红砖,有的砖缝里都开始长出瓦松了。
进了屋子里,正中间是一个陈旧的饭桌,旁边也是用红砖砌了一个灶台,大概是没钱装窗玻璃,一楼的几个窗户都是用塑料袋蒙起来的,因为通风不好,屋子里有一股霉气,光线也很暗。
江小满略显局促地坐在饭桌边的小板凳上,其实他们家也穷,但因为他爸年轻的时候学过木匠手艺,所以家里的家具都是自己打的,结实又耐用。再看看陈嫂家,唯一的一张饭桌还断了一条腿,下面拿一根颜色不一样的棍子钉上了,还缺了一截,下边垫了一块红砖,饭桌四面的凳子都不是一个样式的,有靠背的也有四方的小凳子,显得寒酸又可怜。
他当然不会因为这个就笑话陈嫂,实际上,在他们郎山,有好些住在山里的人家,连这两层半的砖楼都住不上呢。他自己家也只是两层的土房子,就是那种几十年前用黄泥巴做的泥砖砌的房子,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在这种老房子里住着,吃饭的时候千万别大声说话,不然能震下来一层灰,家里饭菜上都给你撒均匀了。
陈嫂先给他倒了一杯茶,然后上二楼自己的卧室去,很快就拿了一个老式的包袱皮出来,揭开包袱皮,里面居然是一层层叠好的土绣床品和鞋面之类的绣品,看得出来绣品的主人将它们保存的非常仔细,连边缘裁剪的毛边儿都清晰可见。
再看看这上面的刺绣,也是和翠屏阿嬷用的差不多的手法,江小满知道,这就是他们这里最常见的竹绷土绣了。
江小满是被他爸赶场捡回来的,江有粮一辈子也穷的没娶上媳妇儿,按理说他们家是不会出现绣品这玩意儿的,但,谁让他是被祭巫亲口夸了“有大福气”的孩子呢?
自从江有粮抱着江小满从祭巫家里走出来,这个预言就迅速传遍了四里八乡。
那个时代的山民都很迷信,主要也是穷怕了,一听说老天爷赐了一个“有大福气”的孩子给他们,住在附近的乡亲们都想来结个善缘。
一个襁褓中的奶娃娃,送什么礼合适?
除了自家的老母鸡和鸡蛋、挂面之外,送的最多的就是自家做的小衣裳小被子什么的了,郎山这边的习俗就是这样,给小孩子用的被褥衣裳都要绣上些五毒之类的图案,江小满从小到大的衣裳鞋袜都是这么来的,对于这种本地土绣手法简直不要太熟悉!
“好!太好了!这个真好看!”江小满眼眶微红,想到了他家樟木箱子里那些左邻右里的婶娘阿嬷们给自己做的那些小衣裳,这一刻,他想,就算是为了从小到大四季不缺的那些衣裳,他也要去拼一把!
唐老板能做得成的事儿,他未必做不成!即便学不了十成十,能给乡亲们挣点儿买肉买面的零花钱也是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13 10:30:18~2021-11-14 12:50: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琪花玉树 30瓶;好大一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章
陈嫂没有夸张,她的土绣技法真的比翠屏阿嬷还要精湛,只是,江小满疑惑的是——
“陈嫂您这手艺这么好,怎么不自己做绣品去卖呢?”
这不比种地赚钱吗?
“卖给哪个呀?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用这种带刺绣的啦,都要用机绣的,那个又好看,又便宜,用着又舒服,我们这个,没人要咯~”陈嫂的语气里有着挡不住的惆怅。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7222/241375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