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74节
推荐阅读:淫乱寂寞人妻、[历史同人] 大唐诡务司、[综漫] 我靠马甲系统组成了祗王一族、[综漫] 原来我是汤姆苏、[柯南同人] 侦探总怀疑我是嫌疑人、清风啸江湖、[咒回同人] 是六眼未婚妻又怎样、拯救华夏,从打造戴森球开始!、[火影] 章鱼小丸子、[原神+星铁] 谁还不是条龙了、
毕竟新鲜的野山菌,一年就那么十天半个月的最值钱,可要是做成酱,一年四季都能卖,价格波动还不大,简直是旱涝保收、稳赚不赔的长久买卖。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村里人不懂技术,不知道怎么种野山菌。
不过这个问题,听郎英的意思是,镇上已经在帮他们想办法解决了,而且小满也去板栗沟考察过了,想学习人家板栗沟,争取和农大的科研团队合作,把他们郎山村也打造成一个野山菌种植实验基地,到时候有农大的教授专家亲自上门指导,不比他们自己去外面聘请技术员更靠谱?
“那、要是入股的话,大概要多少钱?”山樱终于心动了。
两个儿子就像两座大山,压得他们两口子喘不过气来,一想到以后要准备两套婚房、两份彩礼、办两场喜酒,山樱就觉得眼前一黑,十分想学一学网友的表情包,表演一个当场去世……
可要是合作社真能赚到钱,哪怕一年多赚十几二十万呢,攒到儿子长大,娶两房儿媳妇也足够了。
“这个我问过小满,要是按照茶叶合作社现在的股东结构,小满和山岩两个人是各出资二十万的。”
“二十万?!”山樱和江小辉集体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数目远远超过了他们家的存款,没戏了……
“别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要一家出二十万肯定不行的,所以我打算多找两家,我一个,阿樱你们一个,再加上我大姑姐一家,我们三家能凑多少凑多少,实在不够,我再把小满和小鱼他们俩拉进来!”
“对对!他们两个都是财主哈哈~”山樱听到这里才彻底放心了。
郎英这个股东配置,一看就是奔着带自己人赚钱去的,而且有了江小满和江鱼这两个大财主托底,她们心里也有了底气。
只是,让山樱和郎英俩姐妹没想到的是,这个筹备中的合作社,最后实际核算下来的注资投入,居然每家还不到十万块!
第214章
拿到框架方案的时候, 江小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啥?你跟我说这么大一个合作社,三家合资的话,每家只需要八万多元?
“按照现行政策来测算的话, 八万多足足够了, 可能还用不掉。”
孙哲远得意一笑。
写材料,他可是专业的!
江小满他们只知道项目做出来之后可以去申请一些诸如税收、用地之类的补贴,却不知道, 有些“隐藏款”的福利政策, 一般都是不会写在白纸黑字上的, 得自己去想办法争取。
苏哲远在这方面的人脉和消息, 明显比江小满他们厉害得多。
而且他做扶贫干部这几年,也经常接触到很多内部交流学习的优秀创业项目,能借鉴的成功案例就很多。
“你们的茶叶合作社之所以前期成本这么高, 主要是一个冷库一个仓库比较花钱,但这方面野山菌合作社就没必要支出了。”
“据我所知, 新鲜菌菇摘下来之后,如果当天不处理的话,隔日的新鲜度和就没那么好了, 所以我想, 不如干脆就在地头上搭个四面透风的砖瓦棚,这样成本低, 而且更适合新鲜菌菇保存。”
“这样的话, 冷库也不需要了,仓库就更不必说了, 直接做成野山菌酱, 储存肯定是用加工厂的仓库。”
“基建这块能省下来不少钱, 土地成本也可以省下来, 就像你说的,跟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直接用农户自家的山林种野山菌,这样土地租赁成本几乎为零。”
“菌种这块,我计划以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的名义,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扶持政策,包括信用社还有一个专项的最高五十万元的两年期免息贷款可以去申请一下……”
“什么?五十万?两年免息?那我们当初为什么不能申请?”
江小满噌了一下蹿了起来。
孙哲远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快把江小满给看毛了,这才慢条斯理地怼了他一句:“这是人家信用社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定向创业福利,你是留守啊,还是妇女啊?”
江小满:“……”
嘤嘤嘤~~说好的男女平等呢?
不过,这么一算的话,如果再加上后期和农大争取一点采购菌种的优惠折扣,一家不到十万块钱,兴许还真能把这个合作社给撑起来?
“我看你这是当局者迷了。”孙哲远笑着说,“小满你仔细想想,野山菌大量上市的时候,要雇佣大量人手处理菌子、熬酱,另外种植户也需要雇佣人手上山采菌子,一个项目能为当地解决这么多就业岗位,你说,镇上会不会想尽办法也要把这样一个产业保住呢?”
农民留在农村为什么赚钱难?
除了种粮食不赚钱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在老家找不到工作吗?
郎英她们这个项目,只要能持续不断地为郎山镇提供这么多就业岗位,孙哲远觉得,换成他是镇领导,他也要铆足了劲支持这样的企业生存下来,甚至是做大做强。
“有道理……还是孙主任你看得长远。”江小满恍然大悟。
果然!方案递上去不到一周,县里的批复就下来了。
江小满很有理由怀疑,审批流程这么快,镇上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但是结果却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县里非但为郎英他们争取到了五十万的两年期免息创业贷款,县妇联还决定来郎山村考察,如果考察结果符合要求的话,可能会把这个项目列为年度重点扶持项目!
“太好了!英子姐,我就说这事儿你们肯定能办成!”江小满趁机提醒郎英,到时候妇联来考察的时候,最好再跟领导们说一声,合作社成立之后,会优先招聘本地留守妇女和老人,这样比较符合妇联的工作方向。
郎英暗暗记下了。
她跟妇联并没有打过交道,当初江二明出轨要跟她离婚的时候,她还是个两眼一抹黑的农村妇女,根本没想到遇到困难还能去找妇联求助。
现在想想,到底还是吃了没文化、读书少的亏,这些常识,江小满一个男人都知道,她们自己就是女人,居然从来都不知道……
郎英这边的项目进展还算顺利,不过正式启动肯定还需要时间,反倒是江小满自己家的茶叶厂先一步开门营业了。
本地人造新房都是要请人吃酒的,但是江小满家之前盖房子就已经请过一次了,而且这次是厂房,他跟江有粮商量了一下,索性就不请客了,那天也不收礼金礼物,直接买点糖果香烟门口发一发。
江小满店里的野山茶小茶饼,现在也算是在小范围内打响了名头,尤其是一些喜欢喝茶的老茶客,特别沉迷小茶饼的口感,回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茶叶厂投入使用后,产量是提上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原材料出现了严重短缺!
没有足够的新鲜茶叶,茶叶厂的生产线闲置情况严重,一天只要开几个小时就能把茶叶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全部都空在那里。
江小满简直哭笑不得!
他之前还担心茶叶厂盖的太大,他忙起来没时间陪老爹呢,现在好了,就这么一丁点大的茶叶厂,居然还不能满负荷运转?说出去简直丢人!
原材料不够,这对于茶叶厂确实是个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
江小满在附近几个村子转了几天,终于下定决心,再次找到了镇上。
“什么?你要重启老茶园?”孙哲远差点一口茶汤喷出来。
“那些老茶树都没人要的,长的太高了,采茶叶也不方便,你打算怎么重启?哪来的钱?”孙哲远恨不得掰开江小满的脑袋看一看,里面装的是不是刚出锅的浆糊。
没有十年的脑溢血,能想出这种败家的主意吗?
“不是,哥,你听我说完再骂行不行?”
江小满哭笑不得地拿出了自己熬了好几天写出来的计划书。
荒废了十几年的老茶园,再重新启动,确实需要花费不少的成本。
要重新整地、施肥,给老茶树修剪枝条、治好病虫害。
关键是茶叶长出来之后,还要雇人把茶叶摘下来拿去卖,即便如此,几亩地的老茶园全部重启,要想收回成本,起码也要两年时间。
“是辛苦两年,换全家一辈子的铁饭碗,还是一直穷下去,等老了喝西北风,我觉得正常人应该都会选择第一个吧?”江小满把自己写好打印出来的计划书摊开来,一条条跟孙哲远解释清楚。
“孙主任,我是这么想的,我们茶叶厂现在收的茶叶,都是老百姓从山里摘回来的,可是,野茶这玩意儿你知道的,大家都是只管摘不管养,有的为了方便摘到高处的茶叶,直接把茶树枝给掰断了都有的。”
“这样只管摘不管养,要不了几年,咱们郎山的野生茶树资源就要枯竭了。”
“到时候野生茶叶不好找,我店里的小茶饼卖得再好,没有原材料也没办法啊,我总不能去别处买茶叶冒充咱们郎山的茶叶吧?”
“所以我想着,与其到时候被动减产,甚至整个合作社都活不下去了,还不如趁现在危机刚冒头,咱们赶紧做好备用方案。”
“我想过了,以前咱们这的老茶园之所以被抛荒,主要还是因为种茶叶不赚钱,可要是能赚钱,你觉得老百姓会不种吗?”
“大家都想赚这个钱,只是还缺少一个领头带着他们干的,而且老茶园重启翻新,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指导,这些资源,普通老百姓很难找,但是镇上想办成这件事,应该不难吧?”
“确实不难,现在国内好多高校都有对口扶持计划,我们镇上把方案报上去,审批通过了,县里就会为我们匹配对口援助的高校……等等!这个我可做不了主啊!”孙哲远一脸后怕地盯着江小满看了一眼。
他现在有点怀疑,这个江小满是不是会下降头,怎么他一说,自己就跟被人下蛊了似的,什么都顺着江小满的思路来啦?
“嘿嘿~那不就得了?其实我仔细算了一下,按照一户人家平均三亩地的老茶园来计算,技术指导是免费的,老百姓实际要支出的就是购买修剪工具、松土、施肥、除虫的费用,自己家里人做的话,第二年老茶树冒新芽,摘下来卖了,就能收回一部分成本了。”
“还有,修剪下来的茶树枝也不要浪费了,我们可以请技术员教老百姓怎么用茶树枝扦插繁育新茶苗。”
“到时候茶园上层是高大的老茶树,下层就可以种上新培育出来的茶苗。”
“我问过我爹了,扦插繁殖出来的茶苗,长得快的话,三年就能产茶了,到时候一亩地能产出的鲜茶更多,基本可以确保三年以内,老百姓就能把重启老茶园的成本收回来。”
“也就是说,三年以后,老百姓家里的老茶园,就能变成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每年多养两头猪,猪粪沤肥拿来给茶园施肥,锄草也可以自己家慢慢做,不需要花钱雇人……这样算下来的话,几亩地的茶园只要细心伺候着,每年摘两到三茬鲜叶,一亩地能卖一万多块钱的话,每户人家一年单靠卖茶叶,就能增收好几万了吧?”
“你想想咱们郎山镇,现在家庭年均收入是多少……”江小满低声蛊惑道。
孙哲远呆了呆,随即狠狠心动了!
这不就是他扎根基层扶贫的奋斗目标吗?
曾几何时,他到处找项目拉投资,就是想让郎山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孵化出一个能持续产出收益的项目啊!
别看几亩地的茶园,一年顶多五、六万块钱的收益。
可就像江小满说的,只要注意控制成本,这些收益几乎都是纯赚的啊!
种茶叶不像种庄稼,年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购买种子肥料农药什么的,再扣掉租赁农机的成本,单纯种粮食的话,一亩地一年能赚到两千块钱,就已经算是风调雨顺的高产了。
可要是郎山地区的那些废弃老茶园全部重启了,虽然前期要花费一点成本,但从长远看,茶树只要种活了,后期养护成本比庄稼少很多,而且一棵茶树只要好好养着,活个几百年轻轻松松的!
到时候别说这一代了,子孙后代都跟着一起吃红利,就比如说武夷山的那些老茶树,养活了多少代人?
最最关键的是——
“以前老百姓不愿意种茶叶,是因为咱们郎山的绿茶卖不出去。”
“现在有我给他们兜底呢,只要茶叶种出来了,就不愁卖不出去,你说大家愿不愿意种?”
“就你那个小茶叶厂,能吃得下这么多鲜叶?”孙哲远狐疑地看着他。
“我一家当然吃不下,可这个小茶饼这么赚钱,我不扩大生产,难道别人家就不会跟风开茶叶厂?”
江小满笑眯眯地表示,他已经成功蛊惑了好兄弟江鱼,只要镇上的老茶园能重启,茶叶产量上来了,到时候他们就投资建设新厂房。
郎山的小茶饼现在卖的有多火,山岩他们不是没看到,只是因为江小满跟他们是好兄弟,所以大家才不好来和他抢生意。
可要是江小满主动提出让出这部分市场……别说山岩了,孙哲远都狠狠心动了好吗?
第215章
隔了不到一个月, 看到孙哲远又拿了一份项目计划书跑过来,孔副镇长眼皮一跳:“这又是那个江小满搞出来的?”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村里人不懂技术,不知道怎么种野山菌。
不过这个问题,听郎英的意思是,镇上已经在帮他们想办法解决了,而且小满也去板栗沟考察过了,想学习人家板栗沟,争取和农大的科研团队合作,把他们郎山村也打造成一个野山菌种植实验基地,到时候有农大的教授专家亲自上门指导,不比他们自己去外面聘请技术员更靠谱?
“那、要是入股的话,大概要多少钱?”山樱终于心动了。
两个儿子就像两座大山,压得他们两口子喘不过气来,一想到以后要准备两套婚房、两份彩礼、办两场喜酒,山樱就觉得眼前一黑,十分想学一学网友的表情包,表演一个当场去世……
可要是合作社真能赚到钱,哪怕一年多赚十几二十万呢,攒到儿子长大,娶两房儿媳妇也足够了。
“这个我问过小满,要是按照茶叶合作社现在的股东结构,小满和山岩两个人是各出资二十万的。”
“二十万?!”山樱和江小辉集体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数目远远超过了他们家的存款,没戏了……
“别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要一家出二十万肯定不行的,所以我打算多找两家,我一个,阿樱你们一个,再加上我大姑姐一家,我们三家能凑多少凑多少,实在不够,我再把小满和小鱼他们俩拉进来!”
“对对!他们两个都是财主哈哈~”山樱听到这里才彻底放心了。
郎英这个股东配置,一看就是奔着带自己人赚钱去的,而且有了江小满和江鱼这两个大财主托底,她们心里也有了底气。
只是,让山樱和郎英俩姐妹没想到的是,这个筹备中的合作社,最后实际核算下来的注资投入,居然每家还不到十万块!
第214章
拿到框架方案的时候, 江小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啥?你跟我说这么大一个合作社,三家合资的话,每家只需要八万多元?
“按照现行政策来测算的话, 八万多足足够了, 可能还用不掉。”
孙哲远得意一笑。
写材料,他可是专业的!
江小满他们只知道项目做出来之后可以去申请一些诸如税收、用地之类的补贴,却不知道, 有些“隐藏款”的福利政策, 一般都是不会写在白纸黑字上的, 得自己去想办法争取。
苏哲远在这方面的人脉和消息, 明显比江小满他们厉害得多。
而且他做扶贫干部这几年,也经常接触到很多内部交流学习的优秀创业项目,能借鉴的成功案例就很多。
“你们的茶叶合作社之所以前期成本这么高, 主要是一个冷库一个仓库比较花钱,但这方面野山菌合作社就没必要支出了。”
“据我所知, 新鲜菌菇摘下来之后,如果当天不处理的话,隔日的新鲜度和就没那么好了, 所以我想, 不如干脆就在地头上搭个四面透风的砖瓦棚,这样成本低, 而且更适合新鲜菌菇保存。”
“这样的话, 冷库也不需要了,仓库就更不必说了, 直接做成野山菌酱, 储存肯定是用加工厂的仓库。”
“基建这块能省下来不少钱, 土地成本也可以省下来, 就像你说的,跟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直接用农户自家的山林种野山菌,这样土地租赁成本几乎为零。”
“菌种这块,我计划以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的名义,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扶持政策,包括信用社还有一个专项的最高五十万元的两年期免息贷款可以去申请一下……”
“什么?五十万?两年免息?那我们当初为什么不能申请?”
江小满噌了一下蹿了起来。
孙哲远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快把江小满给看毛了,这才慢条斯理地怼了他一句:“这是人家信用社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定向创业福利,你是留守啊,还是妇女啊?”
江小满:“……”
嘤嘤嘤~~说好的男女平等呢?
不过,这么一算的话,如果再加上后期和农大争取一点采购菌种的优惠折扣,一家不到十万块钱,兴许还真能把这个合作社给撑起来?
“我看你这是当局者迷了。”孙哲远笑着说,“小满你仔细想想,野山菌大量上市的时候,要雇佣大量人手处理菌子、熬酱,另外种植户也需要雇佣人手上山采菌子,一个项目能为当地解决这么多就业岗位,你说,镇上会不会想尽办法也要把这样一个产业保住呢?”
农民留在农村为什么赚钱难?
除了种粮食不赚钱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在老家找不到工作吗?
郎英她们这个项目,只要能持续不断地为郎山镇提供这么多就业岗位,孙哲远觉得,换成他是镇领导,他也要铆足了劲支持这样的企业生存下来,甚至是做大做强。
“有道理……还是孙主任你看得长远。”江小满恍然大悟。
果然!方案递上去不到一周,县里的批复就下来了。
江小满很有理由怀疑,审批流程这么快,镇上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但是结果却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县里非但为郎英他们争取到了五十万的两年期免息创业贷款,县妇联还决定来郎山村考察,如果考察结果符合要求的话,可能会把这个项目列为年度重点扶持项目!
“太好了!英子姐,我就说这事儿你们肯定能办成!”江小满趁机提醒郎英,到时候妇联来考察的时候,最好再跟领导们说一声,合作社成立之后,会优先招聘本地留守妇女和老人,这样比较符合妇联的工作方向。
郎英暗暗记下了。
她跟妇联并没有打过交道,当初江二明出轨要跟她离婚的时候,她还是个两眼一抹黑的农村妇女,根本没想到遇到困难还能去找妇联求助。
现在想想,到底还是吃了没文化、读书少的亏,这些常识,江小满一个男人都知道,她们自己就是女人,居然从来都不知道……
郎英这边的项目进展还算顺利,不过正式启动肯定还需要时间,反倒是江小满自己家的茶叶厂先一步开门营业了。
本地人造新房都是要请人吃酒的,但是江小满家之前盖房子就已经请过一次了,而且这次是厂房,他跟江有粮商量了一下,索性就不请客了,那天也不收礼金礼物,直接买点糖果香烟门口发一发。
江小满店里的野山茶小茶饼,现在也算是在小范围内打响了名头,尤其是一些喜欢喝茶的老茶客,特别沉迷小茶饼的口感,回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茶叶厂投入使用后,产量是提上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原材料出现了严重短缺!
没有足够的新鲜茶叶,茶叶厂的生产线闲置情况严重,一天只要开几个小时就能把茶叶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全部都空在那里。
江小满简直哭笑不得!
他之前还担心茶叶厂盖的太大,他忙起来没时间陪老爹呢,现在好了,就这么一丁点大的茶叶厂,居然还不能满负荷运转?说出去简直丢人!
原材料不够,这对于茶叶厂确实是个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
江小满在附近几个村子转了几天,终于下定决心,再次找到了镇上。
“什么?你要重启老茶园?”孙哲远差点一口茶汤喷出来。
“那些老茶树都没人要的,长的太高了,采茶叶也不方便,你打算怎么重启?哪来的钱?”孙哲远恨不得掰开江小满的脑袋看一看,里面装的是不是刚出锅的浆糊。
没有十年的脑溢血,能想出这种败家的主意吗?
“不是,哥,你听我说完再骂行不行?”
江小满哭笑不得地拿出了自己熬了好几天写出来的计划书。
荒废了十几年的老茶园,再重新启动,确实需要花费不少的成本。
要重新整地、施肥,给老茶树修剪枝条、治好病虫害。
关键是茶叶长出来之后,还要雇人把茶叶摘下来拿去卖,即便如此,几亩地的老茶园全部重启,要想收回成本,起码也要两年时间。
“是辛苦两年,换全家一辈子的铁饭碗,还是一直穷下去,等老了喝西北风,我觉得正常人应该都会选择第一个吧?”江小满把自己写好打印出来的计划书摊开来,一条条跟孙哲远解释清楚。
“孙主任,我是这么想的,我们茶叶厂现在收的茶叶,都是老百姓从山里摘回来的,可是,野茶这玩意儿你知道的,大家都是只管摘不管养,有的为了方便摘到高处的茶叶,直接把茶树枝给掰断了都有的。”
“这样只管摘不管养,要不了几年,咱们郎山的野生茶树资源就要枯竭了。”
“到时候野生茶叶不好找,我店里的小茶饼卖得再好,没有原材料也没办法啊,我总不能去别处买茶叶冒充咱们郎山的茶叶吧?”
“所以我想着,与其到时候被动减产,甚至整个合作社都活不下去了,还不如趁现在危机刚冒头,咱们赶紧做好备用方案。”
“我想过了,以前咱们这的老茶园之所以被抛荒,主要还是因为种茶叶不赚钱,可要是能赚钱,你觉得老百姓会不种吗?”
“大家都想赚这个钱,只是还缺少一个领头带着他们干的,而且老茶园重启翻新,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指导,这些资源,普通老百姓很难找,但是镇上想办成这件事,应该不难吧?”
“确实不难,现在国内好多高校都有对口扶持计划,我们镇上把方案报上去,审批通过了,县里就会为我们匹配对口援助的高校……等等!这个我可做不了主啊!”孙哲远一脸后怕地盯着江小满看了一眼。
他现在有点怀疑,这个江小满是不是会下降头,怎么他一说,自己就跟被人下蛊了似的,什么都顺着江小满的思路来啦?
“嘿嘿~那不就得了?其实我仔细算了一下,按照一户人家平均三亩地的老茶园来计算,技术指导是免费的,老百姓实际要支出的就是购买修剪工具、松土、施肥、除虫的费用,自己家里人做的话,第二年老茶树冒新芽,摘下来卖了,就能收回一部分成本了。”
“还有,修剪下来的茶树枝也不要浪费了,我们可以请技术员教老百姓怎么用茶树枝扦插繁育新茶苗。”
“到时候茶园上层是高大的老茶树,下层就可以种上新培育出来的茶苗。”
“我问过我爹了,扦插繁殖出来的茶苗,长得快的话,三年就能产茶了,到时候一亩地能产出的鲜茶更多,基本可以确保三年以内,老百姓就能把重启老茶园的成本收回来。”
“也就是说,三年以后,老百姓家里的老茶园,就能变成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每年多养两头猪,猪粪沤肥拿来给茶园施肥,锄草也可以自己家慢慢做,不需要花钱雇人……这样算下来的话,几亩地的茶园只要细心伺候着,每年摘两到三茬鲜叶,一亩地能卖一万多块钱的话,每户人家一年单靠卖茶叶,就能增收好几万了吧?”
“你想想咱们郎山镇,现在家庭年均收入是多少……”江小满低声蛊惑道。
孙哲远呆了呆,随即狠狠心动了!
这不就是他扎根基层扶贫的奋斗目标吗?
曾几何时,他到处找项目拉投资,就是想让郎山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孵化出一个能持续产出收益的项目啊!
别看几亩地的茶园,一年顶多五、六万块钱的收益。
可就像江小满说的,只要注意控制成本,这些收益几乎都是纯赚的啊!
种茶叶不像种庄稼,年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购买种子肥料农药什么的,再扣掉租赁农机的成本,单纯种粮食的话,一亩地一年能赚到两千块钱,就已经算是风调雨顺的高产了。
可要是郎山地区的那些废弃老茶园全部重启了,虽然前期要花费一点成本,但从长远看,茶树只要种活了,后期养护成本比庄稼少很多,而且一棵茶树只要好好养着,活个几百年轻轻松松的!
到时候别说这一代了,子孙后代都跟着一起吃红利,就比如说武夷山的那些老茶树,养活了多少代人?
最最关键的是——
“以前老百姓不愿意种茶叶,是因为咱们郎山的绿茶卖不出去。”
“现在有我给他们兜底呢,只要茶叶种出来了,就不愁卖不出去,你说大家愿不愿意种?”
“就你那个小茶叶厂,能吃得下这么多鲜叶?”孙哲远狐疑地看着他。
“我一家当然吃不下,可这个小茶饼这么赚钱,我不扩大生产,难道别人家就不会跟风开茶叶厂?”
江小满笑眯眯地表示,他已经成功蛊惑了好兄弟江鱼,只要镇上的老茶园能重启,茶叶产量上来了,到时候他们就投资建设新厂房。
郎山的小茶饼现在卖的有多火,山岩他们不是没看到,只是因为江小满跟他们是好兄弟,所以大家才不好来和他抢生意。
可要是江小满主动提出让出这部分市场……别说山岩了,孙哲远都狠狠心动了好吗?
第215章
隔了不到一个月, 看到孙哲远又拿了一份项目计划书跑过来,孔副镇长眼皮一跳:“这又是那个江小满搞出来的?”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87222/241377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