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推荐阅读:我替师兄招魂的那些年、思君、甜心,宠你没商量、八卦心声被秦始皇君臣听见了、师傅叫我白素素、光之国:神级副本,开局逼疯赛罗、穿越之男配也能横行仙途、小胖啾错撩邪帝后、虫族之非典型宠爱、战神 (踏雪真人)、
其实要说在这儿全歼这5万人,现在已经不再困难,但是谢玄心里惦记着前线呢,不能在这儿恋战哪,后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于是,他就把洛涧这边儿的事,都交给了刘牢之,然后和谢琰一起,渡过洛涧,带着大军,直向淝水进兵了。刘牢之乘胜追赶,这些北方的士兵,即使逃命,也非要往北逃,无端觉得,那边儿才是他们的家,真是应了那句话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可是往北就是淮河,哪有什么退路,要说往南,倒说不定还能先保住命呢。但这些北人士兵哪儿会想这些。结果,5万人,连被杀,带掉进淮河淹死的,有15000多。刘牢之就一路追击,那些好不容易渡过了淮河的秦兵,也都丢了军械辎重,四散逃命去了,刘牢之一路缴获,这一仗打得,光战利品,就够清点儿好一阵儿。
结果,“洛涧”这一战,一个“奇袭”之计,加以刘牢之的神勇,再加北府兵的强大,只用了5000人,就一举攻破了前秦的防线,让苻坚“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战略彻底泡了汤。人家最强大的东路军打过来了,你就准备应付吧。
在这一战里,前秦一共有10名大将被杀。特别是主帅梁成,从来跟晋军作战,就几乎没败过,这回就这么简单地丢了命。前秦连死带逃,丢了5万人。就算剩下的这些人能归队,也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淝水。损失的这些人,可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呀,都是前秦的前锋主力!这样一来,真正在淝水集结有战斗力的秦军,可就剩下15万了……北府兵本来就极高的士气值,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接近涨停;可再看前秦军呢,原本发兵时就差不多垂头丧气,现在真难说会低落到哪里去了。
第十三章 退后一步是人生
退后一步是人生
洛涧大捷,这对东晋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以5千破5万,谁说他们强大?谁说咱们打不过?这下儿,大家的心里可有底了,倒想,看来咱谢相这个“处变不惊”,还是心里有谱儿啊。
但是,就在大家这一片兴奋之中,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谢安竟然不事声张的,给司马曜上了一道表,请司马曜的亲弟弟,19岁的琅玡王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这个“尚书六条事”,到底是个啥意思,人们至今也没太搞清,最可能的方式是:谢安还是有权处理国家的一切大事,但是,司马道子也有权对他干的所有事儿提出建议和质疑。那就是说,首先,谢安在把他所做的一切向皇室完全公开;另外,司马道子说的话,也同样有份量,他也不能不听。那么,从公元376年开始的谢安“录尚书事”,将国家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局面,就将宣告结束。此后,这个国家,就变成他和司马道子共掌了……
如果说,这件事儿对当时的人来说,甚至对皇上司马曜来说,都是出乎意料的话,其实对我们后人,也同样如此啊。这样一个重比泰山的权力,他居然就选择了开始去放弃,而且还做得平平静静,完全不像在面对多么重大的事。假设谢安不让的话,就算司马曜心里再不舒服,但在他大权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势下(这个北府兵还就在眼前,不像王敦桓温那时候,远在荆州),也根本不敢对他怎么样。
那么谢安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一个对任何人都会无比诱惑,而他又已经牢牢握在手里的好东西,他为什么要去放弃?田余庆先生说:“这是谢安作为政治家的高明处”,那么这个“高明”,又在哪里呢?
首先,随着淝水之战的发展,前秦那边儿的信息,他得到的越来越多,那么这场战争的胜算,也比最初时更多了一些。倘若这一战东晋取胜了呢?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淝水之战,功在一族啊。从将帅到士兵,脑袋上都顶着这一个“谢”字,甚至连决战的战场豫州,也都是谢家的老地盘儿。虽然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这出生入死的风险和压力,几乎都是他们谢家人在承担,但是如果得胜了呢?谢氏家族的威势、声望、荣耀等等等等,就将会达到无以复加的顶峰。那就会超出皇室所能容纳的极限了。这并不是皇室的不对,而只是一种客观必然。其实细想,这历来的“功高震主”,到底又是谁的不对呢??而且,一旦获胜,谢氏家族必然木秀于林,其他高门,也不一定会这样支持他了……那么现在,这个淝水之战,对于谢安来说,几乎就是,胜也不对,败也不对。他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将即将爆发的矛盾和冲突,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这天下的事儿,永远都像是那月亮,从一个月牙儿开始,一天天长大,直到变成满月,可是,这个“满月”,又维持了几天呢?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呀。那么,就退后一步吧,不要觉得委曲,因为现在的大局,是轮到你来做出牺牲了……
另外,谢安所以请司马道子来跟他一起“录尚书事”,也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司马道子是司马曜的亲弟弟,生母也是那位“昆仑婢”。这位王爷可是“有能量”得很哪,到后来,他从谢安手里接过了大权,没用多久,就把个“政治清明”的东晋,搞成了乌烟瘴气,接着又跟他这位皇帝亲哥哥斗得不可开交,然后就引发了孙恩乱,王恭反。不过现在他还小,这能量也还没表现出来。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司马曜同母所生的弟弟,司马曜看着谢安,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敢怎么样,反倒是越看司马道子,就越觉得顺眼了。
谢安为什么非要推举司马道子呢?一方面,皇上就跟这兄弟亲啊,你要推举别人,不但不一定会被允许,还没准儿会招来更多的猜疑呢,那么就顺着他们的心思吧,这才是缓和矛盾的最好办法呀。另一方面,谢安是早晚要把这个权力交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他这个位置是不对的。这个天下,他本来没有资格和司马家共有。也许王导和桓温都不这样认为吧,但不管人家怎么样,他却是这么想的。
所以后来,我们就看到,这当轴士族与司马家“共天下”的门阀政治格局,随着谢安渐渐地把权力交还给王室,就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衰落。直到谢安去世,这种奇特的政治模式,也跟着寿终正寝。陈郡谢氏家族成为最后一个与司马“共天下”的高门。皇权终于回到了正常状态,后来,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虽然继续内斗,但那已经是皇室的内部矛盾,是属于我们整个历史当中,屡见不鲜的那个类型了……
第十四章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当然,无论后方发生了多么重大的变化,前线的仗也还要顺顺利利地打,就算谢安已经看到,这一仗胜了,对谢家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这一仗也必须要竭尽全力地打赢,不能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因为这事儿就应该这么做。即便从此他就将进退两难,但那也是他必须要认下来的命。
其实说到这儿,除了让权,谢安本来还应该有很多办法的,比如最常用的,就拿这个打了半截儿的战争,去跟司马曜摆摆谱儿,讲讲价钱,为事后稳固住谢家的地位,双方商订些利益交换。司马曜是除了答应以外,别无选择,淝水之战的胜利,这第一个受益者,是他这个皇帝呀,而且现在,他还得指着人家谢家人给他卖命呢。只要稍微要挟一下儿,司马曜就得就范。但谢安偏就不这么做。他可以不要那个权位,但却绝不肯去干那种阴险苟且的勾当。
那么不管朝廷这边儿到底怎么样吧,谢玄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估计谢安就没把这些事儿告诉他。洛涧大捷之后,不光东路军,谢石和桓伊那边儿,士气也都大大高涨,晋军水陆并进,一齐向寿阳方向集结。
其实这时候,苻坚并不在淝水前线,但是因为苻融理解错了晋军的一个情报,弄得苻坚以为胜利在望,就跑来了。
就在谢玄突破洛涧之前,早被围困在硖石的胡彬,带5000人撑了这许久,军粮也没了,一听谢石带着大军来了,就立刻给谢石写了封求援信,派人突围送出去。当然,他也不知道谢安这回怎么部署的,还以为谢石的水军是全部主力呢。结果这送信的,没过了秦军的防线,就被抓住了。这信就到了苻融的手里。苻融看了信,也以为东晋的这个“大军”,就是谢石这一两万水军呢。于是他就派人给苻坚送信,说,敌人少啊,您快进兵吧,别让谢石他们逃了。苻坚一听这个高兴,看来自己“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计策是奏效了,就立刻带了8000装点门面的“羽林郎”,连夜赶往前线督战,把那个也派不上啥用场的60万“大军”,扔在了项城。他就准备亲自指挥这20万前锋,一举先荡平豫州,兵临历阳了。
不过苻坚还没有赶到寿阳,苻融就发现,可有点儿不对了。很快,洛涧被突破的消息就报来了,这消息刚传到他耳朵里,谢玄谢琰的北府兵就跟着到了淝水。这时候,桓伊一直没敢直接出来挑战,一看谢玄来得这么快,惊喜中立刻同他合兵一处,这两队陆军就完成了集结。
谢石这水军,不是被误以为主力吗,很得苻融的“重视”,就派张蚝向他发起了进攻。这里倒有些问题,史料没有记载张蚝到底带的是水军还是陆军,那么他跟谢石的水军,是怎么打起来的,就是个很大的疑问。当时最可能的情况是,张蚝带了重兵,准备强渡淝水,这样就跟在淝水上准备阻断敌军的谢石打起来了。不过,张蚝人多,谢石人少。谢石不是对手,就退向了淝水右岸这一边儿。张蚝就想乘胜抢渡,谢玄一看,马上和谢琰带了6万人,在岸边森严列阵,准备迎击。张蚝瞧瞧这阵势,估计是突破不了,就又退回了岸边。
于是结果就是,谢玄、谢琰和桓伊,一共率领晋军7万左右,就隔着这条淝水,跟前秦15万大军,形成了对峙。
这时,苻坚带着他的“羽林郎”们,日夜兼程地赶来了。没想到,到这儿的第一件事儿,就让他吃了一惊,原来,苻融那情报根本就是不对的!洛涧竟然被人家突破了!而且包括梁成在内,竟然有10员大将被杀!苻坚忽然觉得有点儿没底了,他这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是低估了东晋哪。原来建康那些人,并不像他想像得那么不堪一击呀。又想起4年前淮南的惨败,他觉得这事儿可有问题了。于是,他就立即命令苻融,你跟我瞧瞧去,我就看看这个晋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当晚,苻融陪着苻坚登上了寿阳城头,就向淝水对岸眺望。那边儿正是八公山,谢玄的大军就在山前列阵,军容严整,气势逼人。苻坚看着,忽然有点儿怅然若失。要说到现在,这还是他第一回瞧见北府兵呢。就是这支军队,屡屡把他的大军打得惨败。苻坚也见过无数的阵仗啊,现在他可是真的意识到,自己可能把好多事儿都想错了。结果他这一失落,抬头往八公山上一看,当时就是一惊,是怎么看那山上的树木,怎么都像人。其实这是因为他心里慌了,所以就两眼昏花,愣把山上的草木看成了晋军。于是,“草木皆兵”这个成语,也就由此流传下来了。苻坚怅怅然地瞧着苻融:你怎么说敌人很弱呢!这可实在是劲敌啊……
其实,这里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这位苻天王,对他那个60万的大军,是真没什么指望啊。谢玄再军容整齐,再气势高涨,他总共也就那7万人吧,苻坚如果不是心里没底了,也不至于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人。他那个“大军”但凡能顶上些用场,何至于,看见几万“劲敌”,就没了底气,就“草木皆兵”了呢?
神秘的小角色——朱序
朱序这位将军,在我们的故事里已经出场好几回了,我们知道他是桓家的人,不屈不挠地坚守过襄阳,还有位深明大义的老娘,为人也挺仗义,不肯让别人替自己顶罪。现在呢,他就在苻坚那儿,当了个尚书混日子。
在这场战争里,朱序也扮演了一个很独特的角色噢。一般认为,首先,他趁苻坚派他来游说谢石的时候,向谢石透露了前秦军的内情,于是晋军就采取了速战的策略。其次,他在那场十几万人的大溃败中,站在军队后面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然后就加速了秦军的逃亡。所以,有的评论认为,朱序在淝水之战里,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过,这个还有待商榷啊。那么我们就不妨来瞧瞧,朱序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扮演:
疑惑一:史书的相互抵触
朱序游说谢石:秦军的主力现在还没有到达前线,不如早点儿出战,打败他们的前锋,先挫了他们的锐气,很可能就能得胜。
这件事儿《晋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但时间上却不一致。《晋书》记载是在两军列阵对峙淝水之后,也就是现在这时候。《通鉴》则要早一点儿。从合理性上看,还是《晋书》更可信些。
不过,关于这一段儿,《晋书》自己也出现了抵触。《苻坚载记下》:“琰劝(谢石)从序言,遣使请战,许之”。如果说,谢琰劝谢石听朱序的,那当时谢琰就该和谢石在一块儿,那这个“请战”还用得着“遣使”吗?从当时几路晋军的部署,还有后面淝水之战的战况来看,当时谢琰极大可能,并没有和谢石在一起。那“遣使”就能说通了,但前面那个“劝从序言”,就又不对了。如果一定要解释合理的话,那就只能是,谢石听了朱序的话,立时派人密报给各军,问问大家的意思。然后,谢琰第一个表示,愿领兵出战,就派人来请命。
但是,朱序这个密报,是不是就是谢玄谢琰的主力,采用速战决策的决定原因呢?不可否认,他这一番话,无疑是给了作为大都督的谢石一些信心。本来谢石一听说,苻坚到了寿阳,心里就有点儿害怕,想干脆不打,先拖垮了秦军再说。但听朱序这么一说,他也觉得挺有理。这时谢琰又派人来请战。所以,他就答应了。应该说,朱序对于这回的“速战”决策,是起了作用的,但并不一定就是决定的。我们不妨看回去,从谢玄领北府兵开始,所有的战役,一直都是凭着高涨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一鼓作气打下来的,而且还都是在敌人非常强大的情况下。那这一回,谢玄也完全没有耗着的道理呀。很可能,这兄弟俩正憋着要打呢,朱序的话,正好又给他们增加了信心。
另外,从我们旁观者来看,就算当时谢石没听朱序的,没答应让谢琰他们去打,就耗着了,但只要守住了淝水,苻坚那个“大军”并没有多少战斗力,他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对于秦军的实底,谢石当时还没有那么清楚罢了。
所以,这个“速战”与“不速战”,还有朱序这个“间谍”的份量,并不是像我们平常所说,有那么重要啊。
疑惑二:“秦军败了”的音量
《晋书朱序传》说: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大概是因为这一条记载,朱序这一回大喊,一直被认为是这场大溃败中最有价值的声音了。不过,这个著名的“大喊”,很可能也被夸大了噢。想想当时的战场,晋军的呐喊声,骑兵的马嘶声,船只的渡水声,兵器相交声,乱箭穿空声,士兵被刀枪刺中的痛呼声,估计比起天安门广场,得热闹十倍。这朱序当时是个尚书,身边没什么兵,也不大可能命令部下,跟着他一块儿喊。就他一个人儿,一张嘴,得喊多大的音量,才能把这些秦军喊得心惊胆战哪?不过,也有可能,他先喊了,让周围这一批秦兵听见了,本来这逃跑已经开始了,大家已经认为败了嘛,听了朱序的,更加深信不疑,于是就更加拼命地奔逃。我们不能说,朱序这一回大喊没有起到作用,不过最多,也只是在推波助澜噢。
其实,对朱序这个人来说,作为一名被俘的晋军将领,打入“敌人内部”,然后又“回归祖国”,他这个献计,这个大喊,做得都是很好的,而且也的确起到了作用。淝水之战的胜利,他肯定是一位功臣。不过,如果说对这场战争,他的作用多么多么重大,那就有些夸张了呀。
第十五章 瞒天过海的"决胜妙计"
瞒天过海的“决胜妙计”
现在所有的边沿问题都扫清啦,那么,战争继续。最后再清点一下儿双方的力量:
前秦军:
统帅:苻坚。实际指挥:苻融。兵数:15万。属性:氐族兵。兵种:骑兵、步兵。士气值:50左右。攻击力:80到90。战术:未知。
东晋军:
统帅:谢石。实际指挥:谢玄。兵数:7万。属性:北府兵。兵种:步兵、骑兵(少量)。士气值:95到100。攻击力:85到95。战术:突击。
一:一纸奇怪的“战书”
这一场决战是怎样拉开的呢?是源于谢玄的一纸战书。这时,谢玄心里已经有了好主意,于是就派人把这战书送给了苻坚。他是这么写的:
您这么远来到我们国家的边境,却临水布下了阵,是不想跟我们赶快作战啊。不如请你们几位将军稍稍让大军后退,这样咱们的士兵们都能施展开身手,我和几位信马缓辔,一起来观看这场盛大的战事,难道不是很惬意吗?
谢玄这战书写得意气飞扬,很轻松啊,哪儿像在打这么严峻的仗。他说得也明白,没别的,您就往后退一退,给我留点儿地方,咱们好决战啊!
不过,我们稍微细想,谢玄这是在干什么呢?他到底图个啥呢?就算他想跟苻坚早点儿决战,也犯不着这样儿吧。他可就这7万人哪,他要把这些兵带到淝水那边儿去,然后让自己背水一战,让人家十几万人来一块儿围歼?这谢玄莫不是有毛病?可再瞧他这语气,还高高兴兴,就好像啥也不知道似的。
苻坚接到这战书,也有点儿不知所以。这兄弟要这么干,总得有点儿目的吧。而且谢玄这话里头还暗含着讥讽,倒是说,你不是来打我们吗?怎么刚到了边境,你就不打了?苻坚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了,心想,你能折腾出什么来呀,我还怕跟你决战不成。于是就要同意。周围这几位将领,也觉得不对头,但也不明白,谢玄到底是要干嘛,就来劝苻坚说,还是先别理他,咱们人多,他们人少,不让他们渡过淝水,这样儿才是最周全的。
结果苻坚没听,他就说,我就让他渡河,等渡到一半儿的时候,用我的铁骑冲上去,在淝水上把他们一举消灭!大家一听,也有道理。苻坚又问苻融,苻融也觉得这计不错。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商定了。
不过,苻坚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他是等不到这个“半渡而击”了,因为在谢玄的计策里,根本就没有留给他这个机会……
二:“半渡而击”vs“半退而击”
苻坚给了谢玄答复,同意退兵。这可是正中谢玄下怀啊。他立刻调派兵士船只,所有的进攻武器,在淝水的这一岸,做好了一切战备,随时准备出击。
然后,前秦就开始退兵了。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先来说下儿这两个概念:关于“退兵”和“逃跑”。
虽然不管“退兵”还是“逃跑”,士兵们都是背向着敌人,朝自己的后方走。但其内在可是大不相同的。“退兵”有目的,也有章法,叫停就能停;“逃跑”可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别提什么目的章法,连命令也不会再听了。从“退兵”变成“逃跑”,还是有一个过程的。可不是,苻融一声“退兵”,大家就都呈鸟兽散了。
而且,古代的阵前退兵,也都有它的一套规矩,也并不是,一个“全体向后转”,然后“开步走”就行啊。一般来说,都是后阵先转身,然后退到要退的地方,站好,再转回来,就当压阵的。接着中间这部分再退,最后才轮到前阵。人数多呢,可能层次还要再多些。后面的军队退着,但前阵却是不动的,一直都是在面向着敌人。
前秦刚一开始退兵,并不会乱。大家都按着规矩来嘛。虽然是在向后走,但这是“退兵”,可不是在“逃跑”。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边儿正退了个半截儿,大部分正在退,小部分还没退呢,谢玄却忽然从淝水对岸发起了强力的攻击!
谢玄就等着这一招呢!他给苻坚下的那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战书,其实就是为了让你退兵!我以绝对精锐,攻击你的身后,那是什么感觉啊。你真以为我要跟你背水一战,让你把我歼灭??这就是,你强我弱,我没有机会,那么,我就制造机会,也要把你打赢!
其实,这淝水之战,苻坚是中了计啊。前秦的将领都心虚,弄不明白谢玄的心思,所以劝苻坚“莫令得上,势必万全”。但苻坚看不上人家啊,觉得人家折腾不出天去。
于是,这个“退兵”的性质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谢玄、谢琰、桓伊领北府兵精锐,杀过淝水时,前秦军有一半多的人,正是背向淝水,面朝后方。不过,沿河列阵的那些,可还没有掉头。那么,对谢玄来说,只要突破了前阵的这些人,后面就好办许多。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步兵,骑兵阵极少会排在最前面,骑兵们大多都已经去“退兵”了。谢玄可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啊,很可能,北府兵的船还在河上,大批的远程武器,比如弩箭之类,就已经开始攻击了。
这时,临河列阵的这些士兵会怎么样?两种可能:
一个:他们一瞧,晋军这突袭这么猛烈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呀,不是说咱们先退兵的吗。然后再一想,咱们骑兵都已经“退”了,本来我们也要“退”的,那现在还不就赶紧“退”呀。于是,很可能,这前阵没打就掉了头。
另一种可能,前阵秦军没有逃,但是人实在是剩得不太多,根本挡不住北府兵水上陆上的猛攻,于是死伤一大堆,剩下的,就是真的“逃命”了。
但是,无论是哪种可能,最后的结局却是一样的。那么,谢玄以“绝对精锐,攻击敌人背后”的计策,就变成了现实。晋军的“进兵”,比前秦的“退兵”,要迅速得多,后面的秦军,来不及回身,就命丧弓箭或刀枪之下。
于是,“逃跑”就从淝水岸边开始。这些“逃跑的”比那些“退兵的”快呀,“退兵的”挡“逃跑的”路,然后大家就相互推搡,踩踏,加上这里边儿还有很多骑兵,战马们也跟着一块儿来捣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自相践踏而死。其实要全都一心“逃跑”倒还好了,关键是后边儿的急着逃命,前边儿的听命令还在“退兵”呢。这样,“逃跑”的速度也不得不慢下来。人家晋军可不管这些,谁跑的慢谁就被杀。
渐渐的,随着晋军的推进,秦军死得越来越多,前面“退兵的”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再加上朱序又在一边添油加醋,大喊“秦军败了”,其实他不喊,这场“逃跑”也抑制不住了。于是,整个前秦大军,终于完成了从“退兵”到“逃跑”的性质转变。将士们现在是一心一意,什么退兵啊,咱们已经打败了,赶紧逃命吧,然后听到什么风声、什么鸟鸣,竟都以为是晋军杀来了呢,于是就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风声鹤唳”……
结果,这场战争,苻坚那个“半渡而击”的计策,就根本连个影儿都没出现。倒是谢玄,精彩地导演了这一场“半退而击”的妙局。
三:早亡的主将
那么,这个淝水之战的全景,就大致如此。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于这场大溃败来说,也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就是,主将苻融,死得太早。
谢玄的军队冲过淝水,前秦前阵开始逃跑,这时候,苻融就发现这问题了。但必须得稳住大军啊,不能让前头这些“逃跑”的把后边儿给搅乱了。于是,他就冲上前去,准备维持秩序。结果,这些“逃跑的”哪还理他呀,一路冲过来,混乱当中,苻融的马就被冲倒了,人也掀翻在地,赶上来的晋军,手起刀落,就把他给斩了。这古来战争,什么叫败啊,就算你一个兵没死,主将被杀,那仗也不用打了。所以,就算后边儿还没乱,但这个战败标志已经出现。那这个“败”局,就已经深入人心。
另一个,苻坚被箭射伤。
本来苻融死了,还有苻坚在啊,但他又中了箭,必须得撤回去治伤。那么这一来,全军也就几乎失去了最后的信心,这个败局,是真的不能挽回了……
第十六章 淝水功过后人说
并非“自溃”的失败
说到这儿,我们历来所说,这场战争最不可思议的:“一个‘退兵’,十几万大军就‘自溃’了”这个谜团,也就有了答案。我们简略回放一下儿当时的过程:
首先,前秦按照常规从淝水岸边退兵——阵前的防御力量减弱,主力面向后方。(这是“退兵”,没有乱。前秦将领都是常年征战,可不是谢万,不可能退兵的基本要领都不知道。)
然后,北府兵抓住时机,发起强攻,实现岸边的突破——身后的强力打击,破坏了前秦的“退兵”秩序。(从岸边开始,“退兵”向“逃跑”转变。)
接着,“逃跑”继续向中间漫延,主将已经被杀,其他将领不足控制局面,全军又士气低落,不能实现统一的“转身”或者战斗军队的有效转移——晋军和“逃跑”的秦军一起,构成了对后面秦军的威胁。所以,秦军的死者一半是被晋军所杀,另一半却是被自己人踩死的。(最后,“退兵”完全转化为“逃跑”)
这样一看,这场大溃败,可不是自己“溃”的啊。假设,淝水对岸根本没有谢玄的军队,或者谢玄跟敌人讲“仁义”,就看着人家背朝着自己,偏不进攻。非等人家列好阵,冲上去以少打多(不过如果这样儿,我们就能看到苻坚的“半渡而击”了)。那么,苻融就在这边儿自己指挥大军向后退个十里二十里,就算秦军士气低,会出点儿混乱,但也绝不可能,他一声令下,十几万人就“轰”地一下儿全跑了。
其实,这溃败的实质就是:秦军在退兵过程中,遭到了晋军来自背后的强力攻击。这样“退兵”就渐渐变成了“逃跑”。
由于秦军自始至终,根本没有实现全军的“转身”,所以,我们后人看上去,他们一开始这个有章法的“退兵”,就跟后来完全没控制的“逃跑”,连成一体了。于是,我们就都说,前秦军一退就不可收拾。其实,这个过程中,可有“根本性质转变”这样的大事儿啊。
淝水功过后人说
这里,我们就来试着论论淝水之战的功过。不过,这事儿也怪复杂,咱还得从大到小来说呀。
第一方面:战略上的功绩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啊,东晋的防御战略,是谢安建立起来的。这件事儿,从桓温一死,他就开始着手办了。而且时机把握得非常好。
首先,他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在没有引起任何波动的前提下,布好了“荆扬相衡”的大格局,让大家把内斗的力气都用去打敌人,实现了“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然后条理内政,一方面发展经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从财政上解决战争的军需问题。
其次,立即建立起北府兵。我们回头看过去,从桓温死到北府兵的组建,他都是在有计划,按步骤地实现,而且做得既迅速又平稳,北府兵开始组建1年之后,就迎来了秦晋淮南大战。北府兵的建立,对外,使东晋形成了上游、下游两个强大的防御区,这支军队后来的作用,我们也有目共睹;对内,则实现了对桓氏的遏制,不让他们轻易再动反心,上下游“各得其所,各无所怨”。
淝水战前,谢安是把这个国家调理到了可能达到的最好状态。这时的东晋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当时的前秦来说,它是不可能被消灭的。
朱大渭评:谢安深知,“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
结果,“洛涧”这一战,一个“奇袭”之计,加以刘牢之的神勇,再加北府兵的强大,只用了5000人,就一举攻破了前秦的防线,让苻坚“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战略彻底泡了汤。人家最强大的东路军打过来了,你就准备应付吧。
在这一战里,前秦一共有10名大将被杀。特别是主帅梁成,从来跟晋军作战,就几乎没败过,这回就这么简单地丢了命。前秦连死带逃,丢了5万人。就算剩下的这些人能归队,也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淝水。损失的这些人,可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呀,都是前秦的前锋主力!这样一来,真正在淝水集结有战斗力的秦军,可就剩下15万了……北府兵本来就极高的士气值,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接近涨停;可再看前秦军呢,原本发兵时就差不多垂头丧气,现在真难说会低落到哪里去了。
第十三章 退后一步是人生
退后一步是人生
洛涧大捷,这对东晋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以5千破5万,谁说他们强大?谁说咱们打不过?这下儿,大家的心里可有底了,倒想,看来咱谢相这个“处变不惊”,还是心里有谱儿啊。
但是,就在大家这一片兴奋之中,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谢安竟然不事声张的,给司马曜上了一道表,请司马曜的亲弟弟,19岁的琅玡王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这个“尚书六条事”,到底是个啥意思,人们至今也没太搞清,最可能的方式是:谢安还是有权处理国家的一切大事,但是,司马道子也有权对他干的所有事儿提出建议和质疑。那就是说,首先,谢安在把他所做的一切向皇室完全公开;另外,司马道子说的话,也同样有份量,他也不能不听。那么,从公元376年开始的谢安“录尚书事”,将国家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局面,就将宣告结束。此后,这个国家,就变成他和司马道子共掌了……
如果说,这件事儿对当时的人来说,甚至对皇上司马曜来说,都是出乎意料的话,其实对我们后人,也同样如此啊。这样一个重比泰山的权力,他居然就选择了开始去放弃,而且还做得平平静静,完全不像在面对多么重大的事。假设谢安不让的话,就算司马曜心里再不舒服,但在他大权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势下(这个北府兵还就在眼前,不像王敦桓温那时候,远在荆州),也根本不敢对他怎么样。
那么谢安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一个对任何人都会无比诱惑,而他又已经牢牢握在手里的好东西,他为什么要去放弃?田余庆先生说:“这是谢安作为政治家的高明处”,那么这个“高明”,又在哪里呢?
首先,随着淝水之战的发展,前秦那边儿的信息,他得到的越来越多,那么这场战争的胜算,也比最初时更多了一些。倘若这一战东晋取胜了呢?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淝水之战,功在一族啊。从将帅到士兵,脑袋上都顶着这一个“谢”字,甚至连决战的战场豫州,也都是谢家的老地盘儿。虽然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这出生入死的风险和压力,几乎都是他们谢家人在承担,但是如果得胜了呢?谢氏家族的威势、声望、荣耀等等等等,就将会达到无以复加的顶峰。那就会超出皇室所能容纳的极限了。这并不是皇室的不对,而只是一种客观必然。其实细想,这历来的“功高震主”,到底又是谁的不对呢??而且,一旦获胜,谢氏家族必然木秀于林,其他高门,也不一定会这样支持他了……那么现在,这个淝水之战,对于谢安来说,几乎就是,胜也不对,败也不对。他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将即将爆发的矛盾和冲突,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这天下的事儿,永远都像是那月亮,从一个月牙儿开始,一天天长大,直到变成满月,可是,这个“满月”,又维持了几天呢?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呀。那么,就退后一步吧,不要觉得委曲,因为现在的大局,是轮到你来做出牺牲了……
另外,谢安所以请司马道子来跟他一起“录尚书事”,也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司马道子是司马曜的亲弟弟,生母也是那位“昆仑婢”。这位王爷可是“有能量”得很哪,到后来,他从谢安手里接过了大权,没用多久,就把个“政治清明”的东晋,搞成了乌烟瘴气,接着又跟他这位皇帝亲哥哥斗得不可开交,然后就引发了孙恩乱,王恭反。不过现在他还小,这能量也还没表现出来。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司马曜同母所生的弟弟,司马曜看着谢安,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敢怎么样,反倒是越看司马道子,就越觉得顺眼了。
谢安为什么非要推举司马道子呢?一方面,皇上就跟这兄弟亲啊,你要推举别人,不但不一定会被允许,还没准儿会招来更多的猜疑呢,那么就顺着他们的心思吧,这才是缓和矛盾的最好办法呀。另一方面,谢安是早晚要把这个权力交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他这个位置是不对的。这个天下,他本来没有资格和司马家共有。也许王导和桓温都不这样认为吧,但不管人家怎么样,他却是这么想的。
所以后来,我们就看到,这当轴士族与司马家“共天下”的门阀政治格局,随着谢安渐渐地把权力交还给王室,就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衰落。直到谢安去世,这种奇特的政治模式,也跟着寿终正寝。陈郡谢氏家族成为最后一个与司马“共天下”的高门。皇权终于回到了正常状态,后来,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虽然继续内斗,但那已经是皇室的内部矛盾,是属于我们整个历史当中,屡见不鲜的那个类型了……
第十四章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当然,无论后方发生了多么重大的变化,前线的仗也还要顺顺利利地打,就算谢安已经看到,这一仗胜了,对谢家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这一仗也必须要竭尽全力地打赢,不能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因为这事儿就应该这么做。即便从此他就将进退两难,但那也是他必须要认下来的命。
其实说到这儿,除了让权,谢安本来还应该有很多办法的,比如最常用的,就拿这个打了半截儿的战争,去跟司马曜摆摆谱儿,讲讲价钱,为事后稳固住谢家的地位,双方商订些利益交换。司马曜是除了答应以外,别无选择,淝水之战的胜利,这第一个受益者,是他这个皇帝呀,而且现在,他还得指着人家谢家人给他卖命呢。只要稍微要挟一下儿,司马曜就得就范。但谢安偏就不这么做。他可以不要那个权位,但却绝不肯去干那种阴险苟且的勾当。
那么不管朝廷这边儿到底怎么样吧,谢玄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估计谢安就没把这些事儿告诉他。洛涧大捷之后,不光东路军,谢石和桓伊那边儿,士气也都大大高涨,晋军水陆并进,一齐向寿阳方向集结。
其实这时候,苻坚并不在淝水前线,但是因为苻融理解错了晋军的一个情报,弄得苻坚以为胜利在望,就跑来了。
就在谢玄突破洛涧之前,早被围困在硖石的胡彬,带5000人撑了这许久,军粮也没了,一听谢石带着大军来了,就立刻给谢石写了封求援信,派人突围送出去。当然,他也不知道谢安这回怎么部署的,还以为谢石的水军是全部主力呢。结果这送信的,没过了秦军的防线,就被抓住了。这信就到了苻融的手里。苻融看了信,也以为东晋的这个“大军”,就是谢石这一两万水军呢。于是他就派人给苻坚送信,说,敌人少啊,您快进兵吧,别让谢石他们逃了。苻坚一听这个高兴,看来自己“压制东西,直取中州”的计策是奏效了,就立刻带了8000装点门面的“羽林郎”,连夜赶往前线督战,把那个也派不上啥用场的60万“大军”,扔在了项城。他就准备亲自指挥这20万前锋,一举先荡平豫州,兵临历阳了。
不过苻坚还没有赶到寿阳,苻融就发现,可有点儿不对了。很快,洛涧被突破的消息就报来了,这消息刚传到他耳朵里,谢玄谢琰的北府兵就跟着到了淝水。这时候,桓伊一直没敢直接出来挑战,一看谢玄来得这么快,惊喜中立刻同他合兵一处,这两队陆军就完成了集结。
谢石这水军,不是被误以为主力吗,很得苻融的“重视”,就派张蚝向他发起了进攻。这里倒有些问题,史料没有记载张蚝到底带的是水军还是陆军,那么他跟谢石的水军,是怎么打起来的,就是个很大的疑问。当时最可能的情况是,张蚝带了重兵,准备强渡淝水,这样就跟在淝水上准备阻断敌军的谢石打起来了。不过,张蚝人多,谢石人少。谢石不是对手,就退向了淝水右岸这一边儿。张蚝就想乘胜抢渡,谢玄一看,马上和谢琰带了6万人,在岸边森严列阵,准备迎击。张蚝瞧瞧这阵势,估计是突破不了,就又退回了岸边。
于是结果就是,谢玄、谢琰和桓伊,一共率领晋军7万左右,就隔着这条淝水,跟前秦15万大军,形成了对峙。
这时,苻坚带着他的“羽林郎”们,日夜兼程地赶来了。没想到,到这儿的第一件事儿,就让他吃了一惊,原来,苻融那情报根本就是不对的!洛涧竟然被人家突破了!而且包括梁成在内,竟然有10员大将被杀!苻坚忽然觉得有点儿没底了,他这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是低估了东晋哪。原来建康那些人,并不像他想像得那么不堪一击呀。又想起4年前淮南的惨败,他觉得这事儿可有问题了。于是,他就立即命令苻融,你跟我瞧瞧去,我就看看这个晋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当晚,苻融陪着苻坚登上了寿阳城头,就向淝水对岸眺望。那边儿正是八公山,谢玄的大军就在山前列阵,军容严整,气势逼人。苻坚看着,忽然有点儿怅然若失。要说到现在,这还是他第一回瞧见北府兵呢。就是这支军队,屡屡把他的大军打得惨败。苻坚也见过无数的阵仗啊,现在他可是真的意识到,自己可能把好多事儿都想错了。结果他这一失落,抬头往八公山上一看,当时就是一惊,是怎么看那山上的树木,怎么都像人。其实这是因为他心里慌了,所以就两眼昏花,愣把山上的草木看成了晋军。于是,“草木皆兵”这个成语,也就由此流传下来了。苻坚怅怅然地瞧着苻融:你怎么说敌人很弱呢!这可实在是劲敌啊……
其实,这里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这位苻天王,对他那个60万的大军,是真没什么指望啊。谢玄再军容整齐,再气势高涨,他总共也就那7万人吧,苻坚如果不是心里没底了,也不至于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人。他那个“大军”但凡能顶上些用场,何至于,看见几万“劲敌”,就没了底气,就“草木皆兵”了呢?
神秘的小角色——朱序
朱序这位将军,在我们的故事里已经出场好几回了,我们知道他是桓家的人,不屈不挠地坚守过襄阳,还有位深明大义的老娘,为人也挺仗义,不肯让别人替自己顶罪。现在呢,他就在苻坚那儿,当了个尚书混日子。
在这场战争里,朱序也扮演了一个很独特的角色噢。一般认为,首先,他趁苻坚派他来游说谢石的时候,向谢石透露了前秦军的内情,于是晋军就采取了速战的策略。其次,他在那场十几万人的大溃败中,站在军队后面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然后就加速了秦军的逃亡。所以,有的评论认为,朱序在淝水之战里,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过,这个还有待商榷啊。那么我们就不妨来瞧瞧,朱序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扮演:
疑惑一:史书的相互抵触
朱序游说谢石:秦军的主力现在还没有到达前线,不如早点儿出战,打败他们的前锋,先挫了他们的锐气,很可能就能得胜。
这件事儿《晋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但时间上却不一致。《晋书》记载是在两军列阵对峙淝水之后,也就是现在这时候。《通鉴》则要早一点儿。从合理性上看,还是《晋书》更可信些。
不过,关于这一段儿,《晋书》自己也出现了抵触。《苻坚载记下》:“琰劝(谢石)从序言,遣使请战,许之”。如果说,谢琰劝谢石听朱序的,那当时谢琰就该和谢石在一块儿,那这个“请战”还用得着“遣使”吗?从当时几路晋军的部署,还有后面淝水之战的战况来看,当时谢琰极大可能,并没有和谢石在一起。那“遣使”就能说通了,但前面那个“劝从序言”,就又不对了。如果一定要解释合理的话,那就只能是,谢石听了朱序的话,立时派人密报给各军,问问大家的意思。然后,谢琰第一个表示,愿领兵出战,就派人来请命。
但是,朱序这个密报,是不是就是谢玄谢琰的主力,采用速战决策的决定原因呢?不可否认,他这一番话,无疑是给了作为大都督的谢石一些信心。本来谢石一听说,苻坚到了寿阳,心里就有点儿害怕,想干脆不打,先拖垮了秦军再说。但听朱序这么一说,他也觉得挺有理。这时谢琰又派人来请战。所以,他就答应了。应该说,朱序对于这回的“速战”决策,是起了作用的,但并不一定就是决定的。我们不妨看回去,从谢玄领北府兵开始,所有的战役,一直都是凭着高涨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一鼓作气打下来的,而且还都是在敌人非常强大的情况下。那这一回,谢玄也完全没有耗着的道理呀。很可能,这兄弟俩正憋着要打呢,朱序的话,正好又给他们增加了信心。
另外,从我们旁观者来看,就算当时谢石没听朱序的,没答应让谢琰他们去打,就耗着了,但只要守住了淝水,苻坚那个“大军”并没有多少战斗力,他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对于秦军的实底,谢石当时还没有那么清楚罢了。
所以,这个“速战”与“不速战”,还有朱序这个“间谍”的份量,并不是像我们平常所说,有那么重要啊。
疑惑二:“秦军败了”的音量
《晋书朱序传》说: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大概是因为这一条记载,朱序这一回大喊,一直被认为是这场大溃败中最有价值的声音了。不过,这个著名的“大喊”,很可能也被夸大了噢。想想当时的战场,晋军的呐喊声,骑兵的马嘶声,船只的渡水声,兵器相交声,乱箭穿空声,士兵被刀枪刺中的痛呼声,估计比起天安门广场,得热闹十倍。这朱序当时是个尚书,身边没什么兵,也不大可能命令部下,跟着他一块儿喊。就他一个人儿,一张嘴,得喊多大的音量,才能把这些秦军喊得心惊胆战哪?不过,也有可能,他先喊了,让周围这一批秦兵听见了,本来这逃跑已经开始了,大家已经认为败了嘛,听了朱序的,更加深信不疑,于是就更加拼命地奔逃。我们不能说,朱序这一回大喊没有起到作用,不过最多,也只是在推波助澜噢。
其实,对朱序这个人来说,作为一名被俘的晋军将领,打入“敌人内部”,然后又“回归祖国”,他这个献计,这个大喊,做得都是很好的,而且也的确起到了作用。淝水之战的胜利,他肯定是一位功臣。不过,如果说对这场战争,他的作用多么多么重大,那就有些夸张了呀。
第十五章 瞒天过海的"决胜妙计"
瞒天过海的“决胜妙计”
现在所有的边沿问题都扫清啦,那么,战争继续。最后再清点一下儿双方的力量:
前秦军:
统帅:苻坚。实际指挥:苻融。兵数:15万。属性:氐族兵。兵种:骑兵、步兵。士气值:50左右。攻击力:80到90。战术:未知。
东晋军:
统帅:谢石。实际指挥:谢玄。兵数:7万。属性:北府兵。兵种:步兵、骑兵(少量)。士气值:95到100。攻击力:85到95。战术:突击。
一:一纸奇怪的“战书”
这一场决战是怎样拉开的呢?是源于谢玄的一纸战书。这时,谢玄心里已经有了好主意,于是就派人把这战书送给了苻坚。他是这么写的:
您这么远来到我们国家的边境,却临水布下了阵,是不想跟我们赶快作战啊。不如请你们几位将军稍稍让大军后退,这样咱们的士兵们都能施展开身手,我和几位信马缓辔,一起来观看这场盛大的战事,难道不是很惬意吗?
谢玄这战书写得意气飞扬,很轻松啊,哪儿像在打这么严峻的仗。他说得也明白,没别的,您就往后退一退,给我留点儿地方,咱们好决战啊!
不过,我们稍微细想,谢玄这是在干什么呢?他到底图个啥呢?就算他想跟苻坚早点儿决战,也犯不着这样儿吧。他可就这7万人哪,他要把这些兵带到淝水那边儿去,然后让自己背水一战,让人家十几万人来一块儿围歼?这谢玄莫不是有毛病?可再瞧他这语气,还高高兴兴,就好像啥也不知道似的。
苻坚接到这战书,也有点儿不知所以。这兄弟要这么干,总得有点儿目的吧。而且谢玄这话里头还暗含着讥讽,倒是说,你不是来打我们吗?怎么刚到了边境,你就不打了?苻坚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了,心想,你能折腾出什么来呀,我还怕跟你决战不成。于是就要同意。周围这几位将领,也觉得不对头,但也不明白,谢玄到底是要干嘛,就来劝苻坚说,还是先别理他,咱们人多,他们人少,不让他们渡过淝水,这样儿才是最周全的。
结果苻坚没听,他就说,我就让他渡河,等渡到一半儿的时候,用我的铁骑冲上去,在淝水上把他们一举消灭!大家一听,也有道理。苻坚又问苻融,苻融也觉得这计不错。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商定了。
不过,苻坚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他是等不到这个“半渡而击”了,因为在谢玄的计策里,根本就没有留给他这个机会……
二:“半渡而击”vs“半退而击”
苻坚给了谢玄答复,同意退兵。这可是正中谢玄下怀啊。他立刻调派兵士船只,所有的进攻武器,在淝水的这一岸,做好了一切战备,随时准备出击。
然后,前秦就开始退兵了。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先来说下儿这两个概念:关于“退兵”和“逃跑”。
虽然不管“退兵”还是“逃跑”,士兵们都是背向着敌人,朝自己的后方走。但其内在可是大不相同的。“退兵”有目的,也有章法,叫停就能停;“逃跑”可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别提什么目的章法,连命令也不会再听了。从“退兵”变成“逃跑”,还是有一个过程的。可不是,苻融一声“退兵”,大家就都呈鸟兽散了。
而且,古代的阵前退兵,也都有它的一套规矩,也并不是,一个“全体向后转”,然后“开步走”就行啊。一般来说,都是后阵先转身,然后退到要退的地方,站好,再转回来,就当压阵的。接着中间这部分再退,最后才轮到前阵。人数多呢,可能层次还要再多些。后面的军队退着,但前阵却是不动的,一直都是在面向着敌人。
前秦刚一开始退兵,并不会乱。大家都按着规矩来嘛。虽然是在向后走,但这是“退兵”,可不是在“逃跑”。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边儿正退了个半截儿,大部分正在退,小部分还没退呢,谢玄却忽然从淝水对岸发起了强力的攻击!
谢玄就等着这一招呢!他给苻坚下的那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战书,其实就是为了让你退兵!我以绝对精锐,攻击你的身后,那是什么感觉啊。你真以为我要跟你背水一战,让你把我歼灭??这就是,你强我弱,我没有机会,那么,我就制造机会,也要把你打赢!
其实,这淝水之战,苻坚是中了计啊。前秦的将领都心虚,弄不明白谢玄的心思,所以劝苻坚“莫令得上,势必万全”。但苻坚看不上人家啊,觉得人家折腾不出天去。
于是,这个“退兵”的性质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谢玄、谢琰、桓伊领北府兵精锐,杀过淝水时,前秦军有一半多的人,正是背向淝水,面朝后方。不过,沿河列阵的那些,可还没有掉头。那么,对谢玄来说,只要突破了前阵的这些人,后面就好办许多。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步兵,骑兵阵极少会排在最前面,骑兵们大多都已经去“退兵”了。谢玄可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啊,很可能,北府兵的船还在河上,大批的远程武器,比如弩箭之类,就已经开始攻击了。
这时,临河列阵的这些士兵会怎么样?两种可能:
一个:他们一瞧,晋军这突袭这么猛烈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呀,不是说咱们先退兵的吗。然后再一想,咱们骑兵都已经“退”了,本来我们也要“退”的,那现在还不就赶紧“退”呀。于是,很可能,这前阵没打就掉了头。
另一种可能,前阵秦军没有逃,但是人实在是剩得不太多,根本挡不住北府兵水上陆上的猛攻,于是死伤一大堆,剩下的,就是真的“逃命”了。
但是,无论是哪种可能,最后的结局却是一样的。那么,谢玄以“绝对精锐,攻击敌人背后”的计策,就变成了现实。晋军的“进兵”,比前秦的“退兵”,要迅速得多,后面的秦军,来不及回身,就命丧弓箭或刀枪之下。
于是,“逃跑”就从淝水岸边开始。这些“逃跑的”比那些“退兵的”快呀,“退兵的”挡“逃跑的”路,然后大家就相互推搡,踩踏,加上这里边儿还有很多骑兵,战马们也跟着一块儿来捣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自相践踏而死。其实要全都一心“逃跑”倒还好了,关键是后边儿的急着逃命,前边儿的听命令还在“退兵”呢。这样,“逃跑”的速度也不得不慢下来。人家晋军可不管这些,谁跑的慢谁就被杀。
渐渐的,随着晋军的推进,秦军死得越来越多,前面“退兵的”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再加上朱序又在一边添油加醋,大喊“秦军败了”,其实他不喊,这场“逃跑”也抑制不住了。于是,整个前秦大军,终于完成了从“退兵”到“逃跑”的性质转变。将士们现在是一心一意,什么退兵啊,咱们已经打败了,赶紧逃命吧,然后听到什么风声、什么鸟鸣,竟都以为是晋军杀来了呢,于是就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风声鹤唳”……
结果,这场战争,苻坚那个“半渡而击”的计策,就根本连个影儿都没出现。倒是谢玄,精彩地导演了这一场“半退而击”的妙局。
三:早亡的主将
那么,这个淝水之战的全景,就大致如此。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于这场大溃败来说,也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就是,主将苻融,死得太早。
谢玄的军队冲过淝水,前秦前阵开始逃跑,这时候,苻融就发现这问题了。但必须得稳住大军啊,不能让前头这些“逃跑”的把后边儿给搅乱了。于是,他就冲上前去,准备维持秩序。结果,这些“逃跑的”哪还理他呀,一路冲过来,混乱当中,苻融的马就被冲倒了,人也掀翻在地,赶上来的晋军,手起刀落,就把他给斩了。这古来战争,什么叫败啊,就算你一个兵没死,主将被杀,那仗也不用打了。所以,就算后边儿还没乱,但这个战败标志已经出现。那这个“败”局,就已经深入人心。
另一个,苻坚被箭射伤。
本来苻融死了,还有苻坚在啊,但他又中了箭,必须得撤回去治伤。那么这一来,全军也就几乎失去了最后的信心,这个败局,是真的不能挽回了……
第十六章 淝水功过后人说
并非“自溃”的失败
说到这儿,我们历来所说,这场战争最不可思议的:“一个‘退兵’,十几万大军就‘自溃’了”这个谜团,也就有了答案。我们简略回放一下儿当时的过程:
首先,前秦按照常规从淝水岸边退兵——阵前的防御力量减弱,主力面向后方。(这是“退兵”,没有乱。前秦将领都是常年征战,可不是谢万,不可能退兵的基本要领都不知道。)
然后,北府兵抓住时机,发起强攻,实现岸边的突破——身后的强力打击,破坏了前秦的“退兵”秩序。(从岸边开始,“退兵”向“逃跑”转变。)
接着,“逃跑”继续向中间漫延,主将已经被杀,其他将领不足控制局面,全军又士气低落,不能实现统一的“转身”或者战斗军队的有效转移——晋军和“逃跑”的秦军一起,构成了对后面秦军的威胁。所以,秦军的死者一半是被晋军所杀,另一半却是被自己人踩死的。(最后,“退兵”完全转化为“逃跑”)
这样一看,这场大溃败,可不是自己“溃”的啊。假设,淝水对岸根本没有谢玄的军队,或者谢玄跟敌人讲“仁义”,就看着人家背朝着自己,偏不进攻。非等人家列好阵,冲上去以少打多(不过如果这样儿,我们就能看到苻坚的“半渡而击”了)。那么,苻融就在这边儿自己指挥大军向后退个十里二十里,就算秦军士气低,会出点儿混乱,但也绝不可能,他一声令下,十几万人就“轰”地一下儿全跑了。
其实,这溃败的实质就是:秦军在退兵过程中,遭到了晋军来自背后的强力攻击。这样“退兵”就渐渐变成了“逃跑”。
由于秦军自始至终,根本没有实现全军的“转身”,所以,我们后人看上去,他们一开始这个有章法的“退兵”,就跟后来完全没控制的“逃跑”,连成一体了。于是,我们就都说,前秦军一退就不可收拾。其实,这个过程中,可有“根本性质转变”这样的大事儿啊。
淝水功过后人说
这里,我们就来试着论论淝水之战的功过。不过,这事儿也怪复杂,咱还得从大到小来说呀。
第一方面:战略上的功绩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啊,东晋的防御战略,是谢安建立起来的。这件事儿,从桓温一死,他就开始着手办了。而且时机把握得非常好。
首先,他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在没有引起任何波动的前提下,布好了“荆扬相衡”的大格局,让大家把内斗的力气都用去打敌人,实现了“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然后条理内政,一方面发展经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从财政上解决战争的军需问题。
其次,立即建立起北府兵。我们回头看过去,从桓温死到北府兵的组建,他都是在有计划,按步骤地实现,而且做得既迅速又平稳,北府兵开始组建1年之后,就迎来了秦晋淮南大战。北府兵的建立,对外,使东晋形成了上游、下游两个强大的防御区,这支军队后来的作用,我们也有目共睹;对内,则实现了对桓氏的遏制,不让他们轻易再动反心,上下游“各得其所,各无所怨”。
淝水战前,谢安是把这个国家调理到了可能达到的最好状态。这时的东晋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当时的前秦来说,它是不可能被消灭的。
朱大渭评:谢安深知,“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
本文网址:https://www.fuwenh.com/book/9572/30388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fuwenh.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