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视察
新历170年2月4日到3月19日,麦尔一行逐一视察了普兰多旺的驻军要塞。在他们视察驻军要塞期间,在麦尔的授意下,后方要塞的拆除工作已经开始了。
在帝国军巩固战线的过程中,工兵部队和行政部的施工队需要将后方要塞全部拆除,并做好在前线修建新要塞的准备。在张古尔战区还没有新的作战计划之前,帝国军只能以这种方式缓慢的向普兰多旺腹地推进。
建完了拆,拆完了建,这样做会大大增加工兵部队和施工队的负担,还会延长普兰多旺战役的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张古尔战区以这种方式彻底控制了普兰多旺,这种做法反而会减少总工时,不过帝国军就要再普兰多旺多呆一段时间了。
此时已经有很多战区完成了战略目标,帝国的机动兵力越来越多。如果普兰多旺需要打十五年以上,麦尔准备让部队轮换作战,每两年轮换一次,或是每将战线推进多少公里就轮换一次,以保证前线将士的作战积极性。
“陛下,也许我们应该组建五到八个都古旅。”
在视察完最后一个要塞之后,塔尔这样建议道。目前帝国军的主体分为三部分,其一是泰容妖精军团,其二是伊利比人部队,其三是泰容人部队。由于泰容人最近的表现很糟糕,泰容人部队的战斗力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泰容妖精军团和伊利比人部队对泰容人部队越来越不信任,以至于有些时候,泰容妖精军团和伊利比人部队在遇到苦战时宁愿自己死扛,也不愿意去向附近的泰容人部队寻求支援。这种对友军的不信任行为让帝国军付出了很大的损失,可是泰容妖精军团和伊利比人部队方面表示,他们宁愿战死,也不想和不值得信任的人并肩战斗。
目前泰容人部队中还能被当成主力用的,只有拜伦斯王国正规军出身的部队,腾源的旧部,以及在春山城组建的部队。他们和泰容妖精军团、伊利比人部队的关系还算不错,以至于这两族的部队现在只认拜伦斯王国正规军出身的部队,腾源的旧部,以及在春山城组建的部队,别的泰容人部队则是一概不认。
帝国的莱汀人、伊良人和都古人部队所占比例极低,但是他们的表现不比那些非主力泰容人部队差。尤其是那些拜伦斯王国正规军出身的部队,这些部队的番号就像是粘在部队嘉奖名单上一样,连刚被配属进去的新兵都有集体勋章。
勋章系统是帝国在新历166年开始实行的奖励措施,最初帝国只设计了十六种勋章,四种用于奖励士兵,六种用于奖励军官,六种用于奖励将军。现在帝国已经有六十二种勋章,其中三十种是通用勋章,有八种专门用于奖励士兵,有十六种专门用于奖励军官,有八种专门用于奖励将军。
明年帝国准备开设兵种专用勋章,并实行新的士官制度。新士官制度是给那些军衔制度中,在单一方面表现的太过出众,立下大功,却不适合被提拔为军官的人准备的。新士官制度在原本的下士、中士、上士之上,再设立四级士官军衔,分别是准军事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一级军士长。
准军事长在待遇上与准尉相同,三级军士长在待遇上与中尉相同,二级军士长在待遇上与少校相同,一级军士长在待遇上与上校相同。同时军队增设军士长系统,准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分别被配属到中队(连级)、大队(营级)、团(联队)、旅(或师)担任部队军士长。
部队军士长负责部队的日常训练,技能指导,监督士兵,以及辅助部队主官,同时还要担任军官与士兵的沟通桥梁,向军官转达士兵的意见或建议。在部队军士长认定军官对士兵的处罚有失公正的情况下,部队军士长有权向上级军士长申诉,一级军士长有权直接向国防部申诉,由上级军士长或国防部进行仲裁。
回归正题。由于这些部队的表现很好,国防部已经出现了扩建伊良人部队、莱汀人部队和都古人部队,以代替无法信任的泰容人部队的声音。考虑到表现好的部队都是拜伦斯王国正规军出身,从其他地区征募的士兵不一定会表现的这么好,所以目前帝国还没有扩建这三族部队的打算。
塔尔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所有要塞的驻军都表示联军中的都古人十分难缠。很多人认为普兰多旺的环境对都古人有利,希望帝国能把仅有的三个都古旅从其他战区调过来,以制衡联军中的都古人。
这三个旅中,有一个旅是由拜伦斯王国的都古团扩编而来的,剩下的两个旅是由拉莫吉斯的嫡系部队改编的。这三个旅都是火枪旅,使用的都是都古火枪,并少量装备了新式步枪。拉莫吉斯在让位的同时,把都古火枪的技术也送给了麦尔。现在泰容妖精聚落已经建立了都古火枪的生产线,火枪和弹药都能量产了。
从去年开始,帝国就开始让主力部队换装都古火枪(泰容妖精军团除外)。其他部队在换装时倒是很痛快,伊利比人部队却显得有些不情愿。因为都古火枪是都古人研制出来的,伊利比火枪在性能上始终比都古火枪差上一线,这一直让他们很不甘心。
都古火枪确实比伊利比火枪精准,而且维护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它缺点也很明显。都古火枪太精密了,零件也太多了,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得让专业的维修员来修,一般人的话别说修了,连故障原因都检查不出来。
而伊利比火枪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只要有维修工具,了解火枪的结构,很快就能找出故障原因,只是一般的小故障的话,火枪兵自己就能解决。而且伊利比火枪的造价比都古火枪低很多,容易量产,性价比很高,这些属性一直被伊利比人引以为豪。
伊利比人始终坚信,只要给他们时间,他们的火枪一定会超过都古人的火枪。可是在这个时刻到来之前,泰容妖精的新式步枪就出现了。在超现代化科技的碾压下,伊利比人不敢有一点的脾气。如果说帝国让他们换装新式步枪,他们一点意见也没有。但如果换装的是都古火枪,他们就会很不爽了。
截止新历170年1月,国防部已经转交给科研部827封建议书。这些建议书都是从伊利比人部队寄出的,他们希望在科研部工作的同族能争口气,尽早研发出比都古火枪性能更好的伊利比火枪。
科研部对此只能报以苦笑。在新式步枪和各型火炮已经能够量产,臼炮马上就要投产列装部队的今天,研发新型的伊利比火枪完全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其实长住在拜伦斯城的人都知道,帝国现在之所以不把新式步枪全面列装部队,是因为拜伦斯家还没有完全信任除泰容妖精军团以外的军队。在科研部工作的伊利比人已经不止一次的听说拜伦斯家想给伊利比人部队换装,如果不是泰容人总是闹,伊利比人部队早就用上新式步枪了。
新式步枪是泰容妖精生产出来的,人家优先列装自己的部队无可厚非,泰容人想闹也闹不起来,因为这件事他们不占理。如果拜伦斯家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伊利比人换装新式步枪,却不给泰容人部队换装新式步枪,泰容人部队就会认为拜伦斯家偏心,万一到时候他们又搞哗变,事情就变得麻烦起来了。
就算拜伦斯家给可信任的泰容人部队换了装,没有被换装的泰容人部队还是会认为拜伦斯家偏心。因为拜伦斯家换装的泰容人部队都来自拜伦斯家的直接控制区,这些地区的泰容人和其他地区的泰容人本来就存在文化差异,地区间的矛盾还是比较重的。
不过这件事伊利比人是不知道的。在他们看来,本族的部队换不了装,全都是泰容人的责任,所以他们才会讨厌泰容人。其他三族的部队觉得泰容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对他们也没多少好感,以至于那些忠诚度很高的泰容人部队受到牵连,和友军的关系出现裂痕。
毫无疑问,如果麦尔在这种情况下下令扩建莱汀人、伊良人和都古人的部队,拜伦斯家将获得这三族的好感。可是同时泰容人的好感度会大幅度的下降,乃至出现第二次哗变,到时候拜伦斯家就不得不对泰容人的部队进行裁剪,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内部冲突。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不同,不是狠狠的打上一顿就能解决的。很多时候暴力手段只会激化矛盾,甚至让矛盾变得无法调和。麦尔现在不想打内战,以后也不想。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内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旧贵族没有被连根拔去,只要这些家伙还存在,他们就会挑拨本族平民与拜伦斯家的关系,激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可麦尔却拿他们毫无办法。
再说扩建的部队忠诚度没有保证,因为拜伦斯家除了本土以外,还没有完全掌握任何一个都古人王国,连厄古斯王国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拉莫吉斯的嫡系部队足够听话,值得信任,麦尔连一个都古旅都凑不出来。如果今后都古人部队也发生了泰容人部队这样的情况,拜伦斯家不就更头疼了吗?
“这件事我们以后再考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普兰多旺的粮食储备,和粮食获取渠道。”
关于这件事,麦尔在决定来张古尔战区督战之前,他就以及让监察会行动了。监察会名下的商会已经伪装成给联军的支持者,暗中给他们提供粮食,获取他们的信任,以便获取联军的情报。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三个月,监察会那边就有结果了。到时候麦尔会根据联军的具体情况,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在视察过要塞的驻防部队之后,麦尔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视察驻扎在野外的部队。野外的驻扎条件比要塞糟糕的多,还容易遭受都古军的骚扰。麦尔在视察的过程中,总共遭遇到六次都古军的骚扰性袭击。
这种袭击通常由三百人左右的小分队独自发起,每个小分队会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10到50人不等,使用新式步枪、火枪、重弩或强弓,从多个方向对帝国军展开攻击。他们最多进行五轮射击,打完就跑,根本不在乎是否杀伤到敌人。帝国军若是派人追击,肯定会遭遇埋伏,若是不追击,没准儿什么时候他们就又来骚扰了。
驻扎在普兰多旺的帝国军每个月有至少两百人在这种骚扰性袭击中丧生,而都古军每个月的损失不会超过三十人。不过现在帝国军已经学乖了,他们会在营地周围埋伏狙击手,只要都古人露头,狙击手立刻就开火。
帝国军之所以不等都古人开始行动再开火,是因为他们只是想把都古人吓跑。杀掉一个都古人,就会为联军剩下一份粮食,这对帝国军来说反而是不利的。如果是拼消耗的话,帝国军肯定耗得过联军。联军虽然没有表现出缺粮的状态,但从他们不肯放弃骚扰的态度上不难看出,他们似乎不太想和帝国军打消耗战。
事实正如帝国军预料的那样,联军根本就耗不过帝国军。到了6月中旬,麦尔收到了监察会送来的情报。让麦尔惊讶的是,联军居然在普兰多旺开垦了农田,种起了粮食。他们种的是一种野薯,这种野薯可以在严寒条件下生长,还可以在生长过程中松土。不过这种野薯的产量很低,生长周期长达三个月,这在新世界的农作物中应该是最长的了。
因为可以开垦的土地有限,联军每次出产的粮食只够五万人吃一个月,就算是每个月都开垦新田,十五年后联军每次出产的粮食也只够十万人吃三个月,依然养不起这支六十万人的大部队。而普兰多旺除了联军以外,还生活着四十万左右的平民,这些平民也是要吃饭的。联军为了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已经三番五次的去平民的村庄抢劫粮食。同时他们过度捕杀动物,采摘野果、野菜、菌类和坚果,再加上外界暗中送进来的粮食,这才勉强撑到现在。